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学院 » 钢琴 » 学习指导
什么是好的儿童乐器老师
[2008-06-12]

一位朋友带自己已经学过几个月钢琴的女儿来找我,一照面就觉得孩子见老师时紧张、恐惧的表情有反常态。当孩子坐在钢琴上时,身体笔直、双手倒背,就和坐在学校的课堂里一样,每弹一曲都口中大声地数着拍子,结束时还要大声说'',然后双手训练有素地同时高高抬起、放下、倒背到身后。孩子弹琴的动作绝对'规矩',甚至规矩到了刻板的程度,无论怎么让孩子放松,孩子就是不肯,原来这一切都是老师严格要求的结果。孩子学了四个月琴,仅仅学了si,do,re三个音,因为老师认为只有打好动作基础才能继续;在过去的四个月中这个年仅四岁的孩子被要求每个大指每天做极枯燥的断奏练习5000次(如果不是看到孩子用的教材上写着这些要求,真要怀疑家长在造谣)!!他还要求绝对不许缺课,连生病也必须坚持上课。教师上课的钢琴上摆着一个注射器,威胁孩子不听话就打针;教师动辙就以开除相威胁……就是这样一位钢琴教师,曾因学生成绩突出而被评为'优秀教师'

  什么是好教师的问题,在乐器学习中变得不那么简单。因为一般人们眼中,''师的主要标志是出'高徒';反过来说,出了'高徒'的老师就是''师。但从前面的文章中我们已经了解到:由于音乐才能的制约,大多数孩子并不具有自如地驾驭乐器演奏的能力,他们不仅成不了'高徒',甚至连一般的准专业水平也不可能达到,尤其当学琴的目的仅仅是作为业余爱好时,衡量一个教师的水平就不能以学生的成绩来看待了。那么一个好的乐器老师应该具有什么特点呢?

  负责任是一个好教师首要的标准,但在这里我们还要提出了一个负什么责任的问题。我们开篇提到的教师,是一个并不多见的极其负责任的教师,但是我们说他是'只对钢琴负责,不对孩子负责'!某些教师以孩子的学琴成绩作为自己教学水平与成果的证明,他们要求家长全程陪练,孩子每天必须练琴两小时以上,每周大量的作业,让孩子参加各种考级、比赛,不顾孩子的素质与能力状况经常给孩子拔程度等等。这种教师忽略了儿童业余学琴的根本目的,完全以专业化的标准教学,其结果就是造就了一批'高徒'的同时,也使一大批孩子学不下去了。有些教师甚至频繁地筛选学生,凡是那些没有可能给自己带来成绩的孩子就被淘汰。如果您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搞专业,或者说您已经发现了自己的孩子没有很多音乐的才能,那么这种老师可能并不适合您。一个在更高层次上对孩子负责的老师应该首先意识到器乐学习是一种持续时间长、对孩子个性发展影响很大的活动,因此要始终把握好学琴在儿童发展中的地位,以儿童心理的健康发展,丰富孩子童年生活为首要目的,不断地调整教学规格、教学进度与教学方法,使孩子的学琴活动快乐地持续下去。家长们往往将'严师'等同于'良师',这种心理也助长了某些实际上专业知识并不多的乐器教师用对学生严格来掩盖自己真实的教学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低而教学要求严是当前器乐学习中一个特别值得注意的现象。总之负责的教师应该首先对孩子的全面发展负责,而不仅仅是对孩子乐器水平的提高负责。

  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对儿童心理特点有比较深入的了解。儿童的心理特点在此不能一一而论,除了一般学习过程中的儿童心理特点外,器乐教师还应该了解儿童音乐学习的心理特点。比如,如何用音乐的美与乐器操作的乐趣吸引孩子的好奇心;如何通过分析减化音乐的复杂性,从而降低学习量。又如,鼓励与成就感是儿童器乐学习的重要动力,所以当孩子出现错误时,责骂并不是有效防止错误的手段。以鼓励和肯定为基础,而以带有遗憾的口气指出孩子的不足,被证明是很好的方法:用一个漂亮的脸蛋来比喻孩子的整首乐曲的表现,而以脸上的麻子来比喻错音,比起责骂更能够使孩子很愉快与充满信心地积极改正错误。再如,器乐操作的注意分配是非常复杂的,而儿童的注意分配能力是非常有限的,因此好的教师应该在诸多问题中抓住一个核心的、基础性的、不受其它因素制约的问题,而不应该一次指出一大堆问题,或改这个问题时又指出其它问题。抓住关键,放弃枝节,并不是教师看不出问题或不负责任,而是根据儿童学习的特点多方面权衡的结果。儿童器乐学习的心理特点是需要专门讨论的大问题,这里仅仅是使家长意识到一个衡量教师水平的方面。

  好的教师不见得一定有很高的演奏技巧,好的演奏家也不一定是好的教师。良好的专业知识与技能仅仅是好儿童器乐老师的一个指标,对于儿童器乐教学来说,更重要的,是要清楚掌握这些专业知识与技能在儿童学习的过程中是以怎样的步骤与环节建立起来的,其中的规律是什么,什么样的学生、在什么步骤、哪一环节容易出现什么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以什么方法来解决。当然能够达到以上要求的教师并不普遍,这与我国整个儿童器乐教育研究水平的发展有关,而由于器乐教学往往是一对一的教学,老师也是单一地从自己的老师那里学的经验,因此教学经验与研究不易推广是这一领域很大的问题。

  儿童器乐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应该是对孩子有耐心。有些家长反映,教师在课堂上对孩子非常粗暴,经常责骂孩子。认为孩子笨,不用心、注意力不集中,是使教师对学生失去耐心的主要原因。我们要说,对于业余学琴来说,没有笨的孩子,只有笨的教师!因为教师首先就应该根据孩子的能力、学琴目的来调整自己的教学规格,不善于根据情况调整教学的老师是不明智的。从另外一方面看,将学生学不会完全归结为学生笨是一种推脱责任的做法。研究与经验均表明儿童学琴过程中出现的许多问题是由于教师没有掌握器乐学习的规律造成的,而不是孩子的问题。比如许多孩子在演奏程度很深时还不识五线谱,就是因为我们对五线谱教学的规律不甚了了。除了儿童注意集中的时间限度外,孩子反复出现同一错误往往并不是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而是注意分配不合理的问题,教师认识到这一点,帮助学生调整注意分配就是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总之一个良好的教师应该更多地反省自身的教学问题,不要总将责任归于学生,只有这样才能对孩子有耐心。

  许多家长反映教师从不做示范的问题。首先我们必须认清这样一个事实,目前由于器乐教师奇缺(尤其是钢琴、小提琴这样的热门专业),因此社会上大量的器乐教师本人并未受过系统的专业训练,因此往往没有能力给学生做示范。另一种原因是,在学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时,即便那些演奏功力不错的教师也必须经过练习才能比较流畅地演奏布置给学生的乐曲,而练熟每个学生学习的乐曲往往是不现实的,所以也就无法示范。能不能做高水平的示范确实是教师水平的标志,但在目前的情况下要求每一个教师在任何程度的乐曲上都能示范是不现实的。总的来说,在学生掌握技术动作基本规范阶段做示范应该是对教师最基本的要求,再好一点的老师应该在较难的程度时对一些关键性的片段,或学生出现问题的片段能够做出示范。虽然示范不是必需的,但一般来说教师应该清楚技术动作规范、音乐表现的要求与实现方法,因此,教师清晰的语言表达能力、准确的问题判断与分析能力与丰富的经验比实际的动手演奏的能力可能更重要。

  很多教师在上课时不是给孩子讲而是给家长讲。先教家长,由家长教孩子,在儿童学琴入门阶段是很常见的现象。这是我国儿童器乐教育水平不高的重要表现。在良好的器乐知识与技能学习层次的安排下,儿童应该完全能够理解并掌握教师的讲解与要求。孩子不明白,只能说明教师没让孩子明白,而不能说明孩子没有能力明白!教师把责任推给家长的做法,是孩子长期依赖家长,没有独立学琴能力,没有学琴主动性的重要原因之一。从短期行为看,教师省了事,但从长远看副作用很大。因此好的教师应该从第一课开始就使孩子明白学琴是他自己的事,所有的讲解都应该是针对孩子而不是家长的。好的教师应该有具体的办法了解孩子是否明白了教师的讲解,比如让孩子用自己的话重复一遍老师的讲解,或让孩子自己将对的演奏与错的演奏分别做一遍,看他(她)是否能够明确区别正确与错误。总之目前的儿童器乐学习中存在着家长参与过多的问题,教师教学水平不高是其中一方面的原因。

  布置作业的水平是判断教师水平特别显著的一个指标。过大的作业量,作业过于难、过于简单是常见的问题;作业安排还要既注意新知识、技能的可接受性,又注意对已往知识与技能的巩固与强化;从整体上看,学习安排是否照顾到了作品风格的全面,音乐性格的多样性,技术发展的全面等等都是非常费心思的。教材选择单一,练习曲从头到尾挨着练,是教学设计不良的表现;在学生基础不好时就拔程度,参加不适当级别的考级等,对学生的发展是不利的,它是教师经验不足的表现。抓大局──学生学琴的兴趣与主要教学目标的要求,弃小节──个别错误与不规范的动作,不急于求成,在发展中调整,在进步中改正,这些都是教师经验与信心的表现。

  衡量教师好坏的方面很多,这里仅仅概括地例举一些方面。家长们必须认清的是,完美无缺的教师是不存在的,尤其是在当前某些热门专业教师供不应求的情况下,从教学水平到学费标准,琴童家长对教师没有很多的选择余地,这些问题在相当长的时期内是难以解决的。本文提出了一些最基本的衡量教师的标准,目的并不是使家长放弃现在的老师,而是使家长考虑自己的老师是否适合自己的孩子时有一个思路,并开始用一种更清醒的态度去与教师沟通,使教学相长。下一期我们还将从家长的角度涉及到这一问题。
原作者: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 音乐美学 心理学博士 周海宏

来 源:中央音乐学院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我来说两句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优仕推荐  
·省音协考级推荐..
·广州地区2011年春..
·请省音协各定点考..
·音乐考级纪念奖..
·关于使用考级新教..
·顶级小提琴赛有“..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
·郎朗意大利获米..
·广东省普通高中..
·古筝成为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