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学院 » 音乐知识 » 古筝
中国筝,名为古筝,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筝在演奏技艺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流派。约在上世纪初,全国形成南北两大筝派的格局。北派有河南派与山东派:南派有浙派、潮州派与客家派,赵氏古筝演奏艺术就是山东派的杰出代表。
[2010-03-05]

    中国筝,名为古筝,已有近3000年的历史,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古筝在演奏技艺上逐渐形成了一些流派。约在上世纪初,全国形成南北两大筝派的格局。北派有河南派与山东派:南派有浙派、潮州派与客家派,赵氏古筝演奏艺术就是山东派的杰出代表。

  提起赵氏古筝演奏艺术的创始人,就是被海内外同行尊称为“中国筝王、擂琴宗师”的赵玉斋先生。赵先生一生创新无数,在古筝本身改造、古筝乐曲创作、古筝演奏方法、古筝演奏的理论研究等各个领域都有独特的创造。他是双手弹筝第一人,他是中国第一台21弦筝的创造者,他继承整理了大量的传统山东筝曲,创作了大量以山东筝风格或以山东筝技法为主的现代筝曲,曾为中国唱片社灌制《庆丰年》、《四段锦》、《大八板》、《风翔歌》、《公社好》、《高山流水》等唱片。他的名字已载入多部名人辞典,并已被列入《美国世界音乐家名人辞海》。

  1971年,赵玉斋先生被下放到北镇的沈阳音乐学院农场劳动改造,当时既不允许他弹筝也不允许他教学生,赵先生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迫害。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赵先生遇到了年仅11岁的尹长平。通过观察,赵先生发现小长平是一个音乐天赋极高的好苗子,于是主动接纳他为关门弟子,传授筝艺。尽管当时条件异常艰苦和险恶,赵先生仍然每周两次偷偷地去小长平家上课。有时在田间小路上遇到小长平,竟在玉米地头用秸秆就地画弦,嘴唱手舞地面授。小长平就这样迈进了古筝的世界,他先后学会了《高山流水》、《渔舟唱晚》曲目,学会了用勤奋去领会筝的意境。师父教得认真,学生学得更是刻苦,真可谓是冬季脚踏冰雪,眉挂寒霜。夏日蚊虫叮咬,汗水淋漓。每天早晨,小长平早5点起床练筝,晚饭后再练到10点,平均一天五六个小时,上千遍练习每个技巧。手磨出泡、勒出血,久而久之,长出了茧子,也长了技艺,对筝的挚爱更与日俱增。自此,尹长平的生活完全融进古筝艺术之中,16岁起,小长平为了学好赵氏古筝演奏艺术,搬到赵先生屋中居住,一住就是3年。赵先生每次弹筝,他都站在一旁看着,琢磨着。平时,他脑海里全是筝弦上的音符。一次,他走在路上哼唱着,手不停地比划着一些技巧,全神贯注之时竟撞在电线杆上。走路常常“碰壁”他从不思“悔改”。经过8年潜心修练,尹长平成为赵先生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从11岁学弹筝迄今的30多载春秋,古筝已成为尹长平生命的组成部分,须臾难离。他感慨地说:“每天不摸摸筝,心里总觉得像有点啥事儿似的,总没着没落的。”他的学生有30多人被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音乐学院、星海音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中央戏曲学院、武汉音乐学院等国家级艺术院校录取。

  1999年,赵先生驾鹤西去。由于这门技艺对演奏者的要求极高,要想全面掌握其精髓,除要有过人的天赋外,还要日积月累,辛勤练功,若没有恒心和毅力实难达到。因此,尽管赵先生收徒众多,然而真正集赵氏古筝演奏艺术大成者却寥寥无几,拿赵氏“小摇”技法为例,全国范围内能够完全展现这一技法的仅三人而已,尹长平就是其中之一。不仅如此,尹长平早已完全掌握了赵氏古筝演奏技巧,能完美演奏全部赵氏筝曲,他在全国范围内也是名列前茅的佼佼者。作为赵氏古筝演奏艺术的二代传人,尹长平30多年来还不遗余力地传承着这门宝贵的技艺,在他的悉心指导下,赵氏古筝表演艺术的第三代传人已经茁壮成长起来,其中的佼佼者如苏畅、赵欣彤、李雯珺等,不仅多次在国家级赛事中摘金夺银,还成为中央音乐学院、沈阳音乐学院的特招学员,他们都已成为中国筝坛的新生力量。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我来说两句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优仕推荐  
·省音协考级推荐..
·广州地区2011年春..
·请省音协各定点考..
·音乐考级纪念奖..
·关于使用考级新教..
·顶级小提琴赛有“..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
·郎朗意大利获米..
·广东省普通高中..
·古筝成为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