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学院 » 音乐知识 » 钢琴
1853年纽约水晶宫世博会 钢琴首次展出
[2010-03-05]

    晴好的日子,在纽约42大街的布赖恩特公园(Bryant Park)的上空,总有成群的鸽子盘旋,闲适的居民在长椅上享受着阳光。一百五十多年前的这片土地上矗立着一座通透极致的建筑,里面是熙攘喧闹的展览,美国人正第一次演绎着美国式的世界博览会。这座建筑被称为纽约水晶宫,这届博览会即被称为1853年纽约水晶宫世博会。

    人们对1853年纽约世博会褒贬不一,重要的原因是它处于两年前1851年伦敦世博会盛大的阴影下。纽约水晶宫只是伦敦水晶宫的复制品,并且还出现了屋顶漏水等粗糙的细节,与追求完美的欧洲皇室作品是不能相比的。1853年纽约世博会没有令人满意的财务收益,一些人甚至将其看作世博会历史上不成功的案例。然而这届世博会持续了近16个月,成为当时世界上接触面最大、沟通最直接的交流载体。让我们顺着美国崛起的道路来探索其中的根源。

交流与沟通是1853年纽约世博会存在的理由

    19世纪中叶,美国的迅速发展吸引了世界的目光,美国也需要向世界表达自己。当时美国版图成倍扩大,西部大片肥沃而廉价的土地吸引着大量移民,著名的西进运动进行得如火如荼。1848年,人们在加利福尼亚发现了金矿,迅速形成规模空前的淘金热。1848年至1851年,美国的金币铸造增加了20倍;1851年至1855年,美国的黄金产量占全世界的4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产金国。一时间人们心中的美国是“遍地有黄金”,因为起初金沙在地表层,确实只要用一个普通的洗脸盆,就可以从沙里淘洗出黄金。

    19世纪50年代的纽约已经具备了举办世博会的经济基础,其独一无二的多元文化特质期待大型的交流平台。在当时欧洲人心目中,纽约是一个充满自由、民主和机会的地方。《德鲍评论》(DeBow Review)1848年的观点是“所有美国其他城市都只是当地的商业中心,而纽约,是全美的资本和贸易中心”,足见纽约金融和商业的空前繁荣。1850年纽约人口约五十二万,境外移民占46%。市民来自世界各地,他们信仰不同宗教的神灵,操着不同地区的语言,身着各自的民族服装,有各自欣赏的艺术风格。多元文化聚集的纽约需要最直接、最具效率的交流载体,世界博览会无疑是当时的最佳选择。

    交流与沟通是1853纽约世博会存在的理由。

颇费周折的选址与展馆设计

    纽约水晶宫世博会的计划由埃德华·瑞得(Edward Riddle)提出。埃德华·瑞得是一位波士顿的拍卖商和马车制造商,他召集了一群参观过1851年伦敦世博会的纽约银行家,他们有兴趣在美国投资一个类似的博览会项目。投资人看中了麦迪逊广场(Madison Square)作为世博会场址并向议会提出申请,但这一方案遭到有些人的反对,理由是它会破坏周边的美学格调,会严重影响交通。最后,纽约大法官否决了麦迪逊广场的选址方案,而指定当时处于纽约郊区的一个公园(即现在的布赖恩特公园)作为世博会场地。没有人对这个选址方案提出异议,于是运作正式开始。

    1853年纽约世博会董事会是一个私人合伙公司,但合伙人多数具有丰富的政治人脉。董事会主席是游走于欧洲的政治外交家西奥多·塞奇威克(Theodore Sedgwick),他通过自己的好友——时任美国国务卿的丹尼尔·韦伯斯特(Daniel Webster),向全世界征集展馆设计方案。伦敦水晶宫的设计者约瑟夫·帕克斯顿(Joseph Paxton)、纽约州议会大厦的设计者利奥波德·爱德利兹(Leopold Eidlitz)等提交了设计稿。董事会内部对展馆设计方案的选择出现了很大的分歧,董事会主席主张采用体现美国特色的新型展馆,而其他成员似乎只钟情于伦敦世博会的水晶宫展馆。结果显然是多数董事会成员占了上风,并最终确定了水晶宫的建筑方案。

百年品牌的孕育和展示

    1853年7月14日,纽约世博会开幕。第二天,时任美国第14任总统富兰克林·皮尔斯前来水晶宫主持盛大的开幕典礼,水晶宫中央是巨大的乔治·华盛顿雕像。1853年纽约世博会共有来自23个国家的5272位参展商,其中美国参展商1467位,欧洲参展商2200多位。水晶宫连同内部的展品总价值达到500万美元。矿业展览部分有273位参展商,他们带来的展品价值12.5万美元,包括来自淘金地的8.3万美元金矿展品。艺术品、创新的工业制造品和黄金使水晶宫呈现金碧辉煌的景象。

    最为重要的是,许多当代著名的国际品牌在这届世博会上首次露面,并在之后的几十年里迅速发展。

施坦威钢琴

    ◆众所周知,奥的斯(Otis)是世界上最大的电梯公司,可以说,是1853年纽约世博会成就了奥的斯电梯。其创始人以利沙·奥的斯(Elisha Graves Otis)在1853年只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机械工程师,他在水晶宫旁的观览塔(Latting Observatory)上演了一幕“戏剧化”的展示。他站在载有木箱、大桶和其它货物的升降机平台上,当平台升至大家都能看到的高度后,他命令砍断绳缆,观众有的屏住了呼吸,有的蒙上了眼睛,有的默默为他祈祷这时奥的斯先生设计的安全制动装置启动了,平台安全地停在原地,纹丝不动。此举迎来了观众热烈的掌声,奥的斯先生不断地向观众鞠着躬说道:“一切平安,先生们,一切平安。”历史在霎那间有了些改变:正是这种带有安全装置的电梯,摩天大楼才得以崛起,现代城市才得以长高。

    ◆蒂梵尼(Tiffany)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珠宝公司之一,最初它只是开在纽约百老汇大街259号的一家文具及日用精品店。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蒂梵尼展出的银器获得银奖。从此,蒂梵尼演绎了贵族奢侈品的传奇。而今,蒂梵尼已经成为“经典”的代名词,因为有太多的人以佩戴蒂梵尼的首饰引以为荣,那是与历史共同沉积而发展至今的。

    ◆胜家(Singer)缝纫机公司是美国第一家成功的跨国公司,极大地促进了美国工业化的发展,被誉为继农用锄具发明之后的又一伟大发明,并被称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机械”。1853年纽约世博会上展出的胜家缝纫机,已经具备了此后一百多年间的家用缝纫机的基本功能。骄傲的俄国亚历山大三世沙皇命令工人为其帝国军队制作25万顶帐篷时,特地吩咐要用胜家缝纫机。

    ◆亨利·施坦威(Henry. E.Steinway)于1853年在纽约成立施坦威公司,他尊奉的宗旨是“制造最好的钢琴”。施坦威钢琴随即水晶宫世博会上展出,并以其卓尔不群的品质载誉而归。此后,施坦威品牌钢琴多次在世博会上展出,施坦威公司是伴随世博会一起成长的经典案例。如今,全世界有90%以上的著名钢琴演奏家只使用施坦威钢琴演奏音乐会。施坦威已成为钢琴的代名词。著名音乐家鲁宾斯坦(Measto Arthur Rubinstein)曾说过:“施坦威就是施坦威,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与之相仿。”

令人遗憾的亏损与火灾

    1853年纽约世博会长达16个月,具体参观人数不得而知,但留下的历史画卷展示了当时的景象,参观者人流涌动,兴奋的孩子四处跑动,父母都尽力拉住自己的孩子,报童在拥挤的人群中一边吆喝一边兜售1853年纽约世博会的基本票务政策是对学生、旅游代理商和蓝领工人阶层实行优惠,具体分:季券10美元,成人券50美分,儿童券25美分,周六券25美分,私立学校学生券25美分,国立学校学生券12.5美分,铁路或轮船入场副券25美分,产业工人券25美分。

    然而,票务收入没能使世博会赢利。到1854年已有10万美元债务,董事会主席塞奇威克被迫请辞,由费尼尔司·泰勒·巴纳姆(P.T. Barnum)继任。巴纳姆是一位出色的展览娱乐业经纪人,曾于1841年购买美国国家博物馆,有着丰富的展览业经营经验,人们将世博会盈利的希望寄托在他身上。巴纳姆迅速调整策略,加强对工人阶层的吸引,可还是无力回天,不能扭转亏损。1854年7月1日,巴纳姆请辞,他懊恼地说:“烦躁、疲劳使我几乎要病倒,我一定要离开。天哪,这座水晶宫让我一筹莫展。”

    1854年11月1日,水晶宫世博会闭幕,此时债务总额达到30万美元。董事会立刻着手后续利用,出租给各种会议和音乐会使用。直到1857年5月,纽约市政府购买了水晶宫。非常不幸的是1857年10月,美国协会(American Institute)的年展正在举行,水晶宫突发火灾。当时场内的2000名观众幸运撤离,而纽约水晶宫连同现场的展品在半个多小时后就化为灰烬了。

    或许,人们真的不能要求对世博会的投入有立竿见影的回报……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我来说两句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优仕推荐  
·省音协考级推荐..
·广州地区2011年春..
·请省音协各定点考..
·音乐考级纪念奖..
·关于使用考级新教..
·顶级小提琴赛有“..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
·郎朗意大利获米..
·广东省普通高中..
·古筝成为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