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学院 » 管乐 » 双簧管
单簧管演奏中气息的训练方法
[2009-05-13]
    单簧管演奏技巧包含三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气息、运指、舌奏。这三个方面也是单簧管演奏者必须掌握和运用好的技术内容。其中演奏者对气息的训练和方法的掌握尤为重要,它会直接影响到演奏者演奏水平的发挥。下面笔者就针对这一技术内容的训练和方法进行阐述。
    一、气息的内涵
   “气息”并非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在单簧管的演奏中,“气息”是针对吸气与吹气、呼气与吐气吹奏技巧而提出的,因此,在这四种吹奏技巧方面,“气息”所赋予的内涵则是不同的。首先,演奏者应明确呼气与吸气的气息的不同之处。呼气时嘴部口型要相对比吸气的嘴部口型大些(吐气的嘴部口型也要比吹气的嘴部口型大一些,因此,呼气相对应的是吐气,吸气相对应的是吹气),但这并不意味着呼气的气息量要比吸气大,相反,两者都要对气息的掌握做到“稳(气息进入平稳)、准(气息进入位置准确)、满(气息进入饱满)”。相对而言,吸气的气息更为集中深入、持续的时间更长(呼气则很快)。当然,呼气与吸气这两者又是分不开的,它们可以相互借鉴在气息掌握方面的技巧特点,如吸气可以借鉴呼气的放松,这样,其气息的掌握更为平稳和饱满,反过来,呼气可以借鉴吸气的深入性(相对应的,吐气可以借鉴吹气的气息集中性,吹气也可以借鉴吐气的气息均匀性)。在生活中,也可以找到上述气息运用的技巧。例如,人们用吸管喝牛奶时,总是自然、习惯性的把牛奶“吸”进肚子里,并没有人是把牛奶“呼”到肚子里去的。这是因为“吸”在气息运用的方面比“呼”更为集中而有力。同样,当人们把蜡烛的火光熄灭时,习惯性的把蜡烛吹灭,并没有人说用气把它“吐”灭。因此,在生活的细节中也不难发现、体会上述单簧管吹奏技巧。应该指出的是,上述两组气息技巧之间的相互借鉴不仅仅是“气息”这一点。当演奏者对上述四种技巧气息的运用熟练掌握后,会把它们融会贯通起来,然后再通过科学合理的训练逐步提高。
    二、气息的运用原理
    当吹奏单簧管时,演奏者重要的就是学会气息运用的变化能力,即运用气息的力量、速度等,这种变化能力对音色、作品的表现力有着直接的作用。对于演奏者而言,气息的运用不同于人正常的呼气,它要求演奏者的腹部气息量要比胸部的气息量大。这是因为人的胸腔有骨架支撑,呼的气息再饱满,骨架制约了气息的呼入量,而腹部没有骨架的支撑制约,犹如皮球一样,其伸缩性会使气息进入量会比胸腔的气量更多。演奏者在明确并且掌握上述气息运用的位置以及腹部与胸部的气息量之后,才可能自如地运用气息。当然,演奏者的演奏技巧达到高水平时,也可能运用腹部与胸部相结合的气息运用。
    三、气息的训练方法
    1、慢吸气、慢吹气
    对于专业学习者来说,“慢”练习是任何乐器解决演奏技术问题最重要的环节。慢练习的目的是把较难的技巧通过慢练习来放大,进而体会技术的每一个细节,最终完整、全面的掌握技术。当演奏者每天练习长音前,建议使用如下方法:用4/4拍练习,首先吸气与吹气可采用四拍比四拍的时值来训练气息,之后可适当延长时值,如采用5:5、6:6等更长的时值。在这个练习环节中,嘴部吹气口的大小与吸气口的大小应保持一致,口型相吻合。对于初学者,如果在没有掌握和运用好吸气技巧(达到“稳”“准”“满”)就急于呼气练习,则会出现呼出的气息浅以及呼气端胸的现象。因此,采用吸气、吹气的气息训练方法也是达到正确呼气技巧的前提。有时,笔者也建议学生进行1:1时值对等练习,其最大的好处在于它能使演奏者通过慢吸气让气吸到腹部深处,这时演奏者会体会到腹部用力逐渐膨胀开的细微变化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吸气的气息要同气柱般均匀从口腔进入到腹部形成轨迹,然后沿着这个轨迹向外吹出去。关于这种练习,笔者建议演奏者可通过倾听吸和吹经过嘴口的气息声音大小及其稳定性来判别吸气和吹气力量与速度是否均匀。通过上述对等时值练习气息的方法,演奏者会逐渐掌握均匀吸气和吹气的能力。当然,“慢”练习不仅仅是在初级阶段运用,应该始终贯穿所有气息的训练中。笔者建议演奏者在练习慢吸气、慢吹气的气息方法后可学习吹奏圣桑《天鹅》的音乐片断。
    2、慢吸气、快吹气
    慢吸气、快吹气这种练习方法是结合了上一种气息练习的方法。在这一方法的练习过程中,从吸气的角度来看,其与上一种训练方法的吸气练习是一致的,但吹气却有了很大变化,它是以四拍比二拍的时值来训练气息技巧的。演奏者应先吸好四拍气息后,屏住气息再去吹二拍气息,切记一定是要把四拍吸气的气息量全部吹完,这一方法会让你的腹部充分地感受到气息量的充沛性。这样的练习会带来两方面的变化,一方面是使演奏者体会到腹部用力吹二拍时的用气力量不同,它要比先前吹四拍时更快且有力,同时演奏者腹部肌肉也要主动用力增强;另一方面会使演奏者体会到腹部向外吹气力量明显的加快变化,这对于更灵活、更轻松自如的气息掌握和运用会起到有效的帮助作用。另外,需要指出的是,在这一练习过程中,演奏者一定要保持吸气与吹气的嘴部口型保持不变。笔者建议演奏者可吹奏贝多芬《C小调第五交响曲》第四乐章起始片断来学习慢吸气、快吹气的气息运用方法。
    3、快吸气、慢吹气
    快吸气、慢吹气这种练习方法与慢吸气、快吹气的练习方法正好相反。与第二种方法相比,它是把吸气、吹气的气息练习时值四拍比二拍的时值比例调换,使之成为二拍比四拍。需要注意的是演奏者在快吸气时同样要与慢吸时气息进入到腹部的位置相一致,而快吸气需要多重复几次练习,以保证快吸气的能力逐渐能够像慢吸气气息进入腹部的位置一样准确。当然,快吸气主要是提高了腹部快速主动向外膨胀的能力,演奏者需要在这种练习方法中体会快速吸进气息后均匀向外吹气的能力。当熟练掌握快吸气、慢吹气的能力时,演奏者可适当调节快吸气与慢吹气之间的时值比例,并参照乐曲中乐句时值长短进行有针对性的练习,如1:8或1:10等。笔者建议演奏者演奏弗朗塞《协奏曲》第一乐章来实践这种气息练习方法。
    4、快吸气、快吹气
    演奏者在掌握上述三个气息练习方法之后,练习第四方法就变得容易了许多。从字面看,这种训练方法体现了两个“快”字,在这种练习方法中主要是结合了第三种气息练习方法的快吸气和第二种的快吸气的技巧要领。建议演奏者可先采用 
    二拍比二拍的吸气与吹气的时值来练习气息。在熟练掌握之后可适当通过缩短单位拍来加快吸气与吹气之间的比例。应该说这种练习方法是较难的,因此,切记练习不要过急、过快,关键的环节是一定要与前三种练习方法相对比,并能够把正确感受融入到第四种练习方法之中。笔者建议演奏者可吹奏里姆斯基·科萨科夫《西班牙随想曲》来练习这种气息运用技巧。
    另外,要说明的是,上述四种练习气息的方法都可采用一只手掌贴紧腹部正面,另一只手放在嘴前的方式练习,练习中让两只手同步感受到腹部用气力量变化和吹气力量变化。如果把上述四种气息练习方法综合练习,笔者建议演奏者可吹奏C大调音阶,从逐渐加快至连续演奏,每次至少反复吹奏五遍,每遍吸气一次。这样,就可把四种针对气息的练习方法相结合起来,其实质就是由慢吸气、慢吹气向快吸气、快吹气的综合练习过程,当然练习中要保证音准、音色、力度的稳定性。值得注意的是,练习音阶不能机械简单的重复,音阶也是音乐,它是一把万能钥匙,可以体现各种吹奏技巧。
    当上述训练方法完全掌握后,“吸”气就可以换成“呼”气,即把呼气融入到这四种方法中去。事实上,“呼”“吸”是一个整体,但在实际练习和教学中,必须要分清楚它们在概念上的区别,并且要清楚“呼”与“吸”在技巧运用上不同之处。笔者之所以在这里提到呼气,是因为呼气比吸气的速度要快,更有难度技巧,因此笔者建议初学者要在基本掌握上述四种气息训练方法的基础上再来练习呼气技巧,从而最终达到气息运用时有呼有吸,吸中有呼,两者融合一起,既可独立存在,又可交织相融。
    还需要指出的是,在实际作品的演奏中,应从作品的乐句为出发点,演奏者应视乐句的时值、长短来调整采用气息量的多少。例如作品的第一乐句写作的较短,而第二乐句则较长,演奏者可先吸半气,在演奏第二乐句时再吸满气息。当然,气息的运用并非是一成不变的,演奏者还要灵活根据乐句写作的长短、时值、力度等方面因素整体去观察、分析后再去合理运用气息。如果作品的乐句特别长,加之力度又特别强,建议演奏者可采用腹部与胸部同时运用气息的方法,这会使吸入的气息会更多一些。但这种方法必须建立在较好掌握腹部运用气息的基础之上。
    此外,为使气息能够更集中进入到单簧管的管体内,演奏者还需要把口腔的形状加以调整。因为笛头是在口腔内吹奏的,而“气”是抽象的,没有形状,口腔即是气形状的载体,所以口腔以发拼音字母e-ü(发kü音)的形状会让气息更有凝聚力,气息产生的凝聚点是进入到管体内的气息集中点。因此,从一个侧面来说,口腔的形状变化可以影响到气息的变化和音色的变化。
    四、气息的检验
    在掌握上述气息训练方法后,可借鉴吹纸练习的方法。演奏者可找一张A4白纸(选择什么样的纸重应视演奏者体能而定),用手指按贴到对面等高度的墙上,然后身体离纸近一些,开始向墙上的纸吹气,然后手离开,看看能否被吹出的气力把纸依然吹贴在墙上。如果完成这一方法,可一点一点把整个身体向后离远一些(最终移到与乐器的长度等同的距离)再向墙上的纸吹气(移动的距离与乐器长度等长,其目的是使运用的气息最终贯穿于整个管体并且产生震动)。如果再次把纸吹贴在墙上,从一个侧面证明气息的运用是较好的。由于气体是看不见的,有了这种用纸吹贴在墙上的方法,可以用眼睛检验演奏者吹气的力量、速度以及方向。如果吹气的方向斜了,吹气的速度不够,或吹气的力度不足,那么纸都会从墙上掉落下来。当然,墙上吹纸的方法同样可应用在吹蜡烛上,这样会让你看得更鲜明。
    五、吹奏气息与歌唱气息的关系
    学会并且掌握好气息技巧的同时,在运用方面也必须要“人性化”。如吹奏某一段舒缓柔美的乐曲时,吸气和吹气显然不能成为两个分开的气息段落,不是分开的两段气息在吹或吸。吸气和吹气要同样要有与音乐表现的内容相一致的音乐性去准备和运用。演奏者应首先作为歌者来感受旋律之美妙,感受歌唱的气息和音乐性的变化。在体会之后,演奏者会把吹奏的气息与旋律起伏、音乐性的变化相融合,吹奏气息与歌唱气息同步、同方向的一致得到表达。相信,气息的运用一定会对音乐表现力发挥淋漓尽致起到重要作用。
    通过上述的阐述,可以看到,气息是具有“生命力”的。气息的运用和训练方法是单簧管吹奏者必须要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上进行学习和掌握的。练习好、掌握好、运用好气息这门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但是每一个方法并不只是练习一时,而是一世的。当然,上述训练方法并不是唯一的,演奏者可以在不断的学习和表演中积累丰富的表演意识,从中总结出一套适合自己的科学练习方法,最终来提高自身的表演水平。笔者相信,在气息训练方面,演奏者如果能够科学合理加以训练,一定会为演奏者表演水平的提高和音乐表现力的增强奠定一个更好、更高的平台。最后,用几句话来概括文章的要旨,第一,气息是音符与音符之间的桥梁;第二,气息是发声的基础,也是声音完美的前提;第三,练习好每一口气息就是为了今后将气息运用的得好;第四,有了正确歌唱气息的体会,运用气息所形成的是自然力,而不会是拙力;第五,声音传递是用气息的力量;第六,气息决定音色的变化;第七,气息有多深,声音就有多浓;第八,气息与情感相融合。
最新评论 点击查看更多评论 »
我来说两句 你必须登录才能发表评论,请 登录 新用户? 注册
优仕推荐  
·省音协考级推荐..
·广州地区2011年春..
·请省音协各定点考..
·音乐考级纪念奖..
·关于使用考级新教..
·顶级小提琴赛有“..
·外国作曲家用民歌..
·郎朗意大利获米..
·广东省普通高中..
·古筝成为必修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