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部教育活动中,课外校外的艺术活动属于美育范畴,是美育活动的一部分。而广泛地存在于世界上的美概括地说有三类:一是自然美,二是社会美,三是艺术美。艺术美包括音乐艺术,而二胡教学就属于这一类。 音乐是音响的艺术,是通过声音的大小、强弱、轻重、缓急、和声等等,使人的精神受到熏染、陶冶、感化,内心经受情感的体验,进而影响到人的心理活动,产生潜移默化、影响久远的效果。所以在二胡教学中对于乐感和音色的追求和训练,是最基础的训练,也是在二胡教学中不可回避的问题。从最简单的音阶练习到复杂的乐曲处理,都离不开对乐感和音色这两个最基础要素的把握。在几年的二胡教学实践中,我针对乐感和音色的处理问题边实践边探索,逐渐找到了解决的方法。下面我就谈谈我是从哪些方面入手的。 要培养学生准确的音准概念,首先是空弦音的校定。在最初学习二胡时,是由老师给校定的,当他们在学习中具有了一定的音高概念时,再让他们学习定音,在学习中培养他们对音高的听觉习惯,所以音阶练习对于训练二胡音准,具有重要的、不可忽视的作用。在训练中不断培养对音准的敏锐听觉习惯。音准与否,除按弦音位是否准确外,与按弦手指的力度有相当重要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敏锐的听觉,校正在练习中出现的音不准的现象,这是学生们必须掌握的,在他们有了大体的音准概念的同时,进一步培养敏锐的听觉,并在短时间内校正其在练习中出现的音不准的现象。 敏锐听觉,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属于'注意'范畴。'注意'是心理活动的一种积极状态,并具有一定的方向,我们经常说:'要注意音准。'就是说要注意力集中,注意在演奏中的音准,学生要通过训练逐渐培养'有意注意'和'注意力集中'的能力,做到时刻注意自己演奏中的音准情况。 训练音准的把握性。积极听觉在演奏中起着监听作用,使演奏者敏锐地察觉在音高上细微的差别,并找出音不准的原因,进而加以纠正把音拉准,然后再通过反复练习,使发出准确音高的动作得到巩固,从而获得音准的把握性。 对比与渐感是表示音乐的手法,也是乐感体现的重要手段,音乐是充满辩证法的艺术,音乐中的喜怒哀乐的表现常常寄寓在轻重缓急的对比中。所以,从一开始就得向学生灌输对比的观念。对于基础练习中的强弱快慢和指法上的柔滑等等,都要让学生认识他们之间既相互依存又相互对比的关系。只有认识了这种基本的对比关系,才能在乐曲的宏观处理上掌握和运用对比的手法。如《江河水》这首乐曲,引子的迟到柔弦给人产生凄凉的感觉,而压柔的运用给人以内心痛苦揪心的感觉等等,通过这种强弱对比和一些手法的运用来表现乐曲的思想内容。 渐感是乐感的重要方面。渐强、渐弱、渐快的处理,对于表现人们心理节奏的变化常常有着非常微妙的作用。绝对平静的曲子几乎没有,音乐总是在程度不同的渐感中呈现的。所以,对学生的渐感训练非常重要。在二胡乐曲中,引子和散板的渐强、渐弱、渐快、渐慢的处理运用很多,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音色是区分器乐表现个性的主要特征,要根据乐曲的需要寻求各种变化音色,通过音色的对比、变化,描绘乐曲中不同的情绪、色彩,已成为二胡艺术表现中常用的手法。而力度的运用是影响音色的重要部分。运弓的角度、左手触弦的力度,都是决定音色好坏的根本。然而,仅有此还不够,还要教会学生从乐曲的内容需要出发找寻和追求不同的音色表现,这就不仅仅是技术问题了,它涉及到演奏者对乐曲内涵的领悟和认识程度。内心产生表现和欲望,气息的运用也是人们内涵表现的一个方面。一切技术手段的运用都是为艺术表现服务的,而基础训练必须配合审美教育同时进行,所有这些都需要从最初的学习中逐步养成。在我的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学会,而且更重视他们自学能力的培养。从一开始拉第一个小曲子时,就培养他们举一反三的能力,培养他们的观察、思考、记忆和*练的能力,在我教学中重要的一个目标也是目的,就是教会学生如何自己学习,使他们成为自己的老师。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