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音乐学院 » 音乐知识 » 其它乐器 » 其他
  其他
关于民族声乐的文化定位问题
[2009-07-06]
    建立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歌唱艺术体系,是我国几代声乐工作者孜孜以求、为之奋斗的夙愿,经过了大半个世纪的艺术实践发展到今天已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从教学方面看,教材、教法直至教学体系,已初具规模。从演唱方面上看,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数量代表性,出现了一大批具有中国歌唱艺术特色、深受广大人民群众喜爱的歌唱家。因此,可以说,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已经进入新的发展时期。从理论上进行更深层的研讨,认识和探讨一些问题,交流一些看法和观点,这将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学派的完善并使之走向世界艺术之林有着深远的意义。为此,本文通过对中华民族声乐艺术历史的、客观的回顾来谈谈中华民族声乐艺术的基本文化定位问题。

一、民族声乐的历史及其发展
    任何新事物的生成及发展都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因素,文学、美术如此,音乐亦然如此。这些社会因素包括一定的历史时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每个民族特定传统的文化审美、风俗习惯、民族语言、人文精神等。民族声乐从开始发展到今天亦是受着这些因素的制约和影响。自从不同民族的形成,就有了不同民族的歌唱。“中华民族广大欣赏者的歌唱观及其再创造的实践,即是孕育它的生命生长的母体和乳汁,又是培育它的壮大成熟的取之不尽的营养源泉。”(王霭林《我的“民声观”》)。中华民族在五千年光辉灿烂的文化历史中不断衍生了广大人民喜爱的千姿百态的艺术形式,表演艺术中带有演唱形式的就有三百余种,而每一种形式都有其各具特色的唱法及表现手段,因而可以说“中国唱法”是绚丽而丰富多彩的。从古代传统中的有关唱论的描述可见中国传统声乐艺术是很讲求方法的,如:《礼记•乐记》中描绘:故歌者,上如抗,下如队(坠),曲如折,止如搞水,俗中距,句中钩,累累乎端如贯殊”;又如《东府杂录》中讲:“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氤氲自脐间出,至喉乃噫其词,即分亢坠之者,即得其术即可致遇云响谷之妙也。”再上《唱论》中对于演唱风格是这样论述的:“有唱的雄壮的,失之村沙;唱得蕴拽的,失之乜斜;唱得轻巧的,失之寒贱;唱得用意的,失之穿凿;唱得打稻的,失之本调”。古人的这些论述,今天看来是十分精辟和科学的,是和当今被称为最科学的唱法之一的“贝尔康托”唱法的很多要求是相一致的,我国传统这些对于歌唱的科学总结早于“贝乐康托”二千年左右。这足以说明我国的传统歌唱艺术源远流长,并在演唱实践和理论总结上都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而当今的民族声乐等称谓则是现代我国乐坛上的提法,这种唱法正是在这种传统的声乐艺术基础上,随着我国的政治生活、文化生活不断的改变而不断的提高发展的,对其它姊妹艺术的长处进行不断的取舍和溶入而形成的。从本世纪三十年代的延安开始,当时广大新的革命音乐工作者响应党中央的号召,为鼓舞军民的士气,反映阶级仇恨和表现广大军民热火朝天的学文化和大生产运动,编演了象《夫妻识字》、〈兄妹开荒》等深受边区人民喜爱和欢迎的秧歌剧,那剧中鲜活的人物,浓厚的民族情感,熟悉而崭新的音调,朴实而火爆的语言,都要求当时的唱者去追寻一种与之相适应的新的演唱方法,而她们当时的这种演唱方法,可以说就是民族声乐艺术的雏型。歌剧〈白毛女〉出现对当时的演唱者在表现民族情感上,民族风格上,民族语言上,对于演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白毛女〉的巨大成功,标志着中国民族声乐的真正开始,是中国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一个新纪元。同时期和五十年代等陆续创作和编演了〈赤叶河》、〈血泪仇》等新歌剧,以及〈南泥湾》、《翻身道情》、《妇女自由歌》、《绣金匾》等新民歌,到六十年代又创演了歌剧〈江姐》、〈红珊瑚》、《洪湖赤卫队》、《刘胡兰》等一批优秀歌剧。这些表达人民新的生活,新的思想感情,新的精神风貌的新的音乐风格,新的演唱方法和形式使我国的音乐舞台上增添了奇异的光彩.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并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以及音乐专家的高度重视。事实上,这时的民族声乐已经是一个与西洋声乐相比较而独立存在的、受到音乐界认真关注的强大的歌唱流派。

    据我所知,解放后的音乐教育界已经开始了对民族声乐的教学研究。譬如,在著名作曲家李劫夫的大力倡导下,从一九五六年开始沈阳音乐学院在全国率先成立了民间演唱班,附中成立了民族歌剧班及稍后本科的民族声乐专业,之后上海音乐学院在著名音乐家贺绿汀的热情支持下,也对民族声乐开始了教学实践。从这时起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走进了高等音乐学府,在演唱方法上和演唱风格上,开始了全面而细致的教学实践和理论研究。五十年代后期直至“文化大革命”我们的舞台上相继涌现了大批演唱方法讲究、民族风格鲜明、深受各族人民喜爱的民族声乐歌唱家。到了七、八十年代,我国的民族声乐艺术已经是艺术百花园里的馨香四溢、各族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绚丽花朵。全国大多数音乐学院都相继建立了“民族声乐”专业,有的是教研室,有的已发展成系级的建制,在教学方向、教学内容、教学风格、教学管理等方面都已趋完善。这些专业培养的学生已充实到全国各级各类艺术表演团体中。经过实践的检验,民族声乐艺术之花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音乐事业中起着无法估量的作用。

二、民族声乐的文化内涵
    如果说民族声乐艺术发展到今天已是一个“基础雄厚、力量强大、影响越来越广泛的声乐学派”的话,那么滋养这旺盛生命力的歌唱艺术的正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而直接作用于民族声乐艺术发展的主要是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和民族的审美。

1、民族声乐与中华文化的关系
    本文的前面对于“民族声乐”的历史及其发展作了一简单的回顾,从中可以不难看出民族声乐是在继承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并在每一阶段的发展都是和同时期政治、文化、经济的发展紧密不可分的,是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密不可分了。无论是在延安时期,还是五、六十年代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直到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声乐艺术都对人的精神起着一种感发、净化、升华、激励、向上的作用。然而,我们的民族声乐艺术还需要专业的音乐理论家、声乐教育家和歌唱家继续做出艰苦的和不懈的努力,才能真正使中华民族声乐艺术不但为中华民族服务,而且能进入世界艺术之林,为世界人民服务,这是我们的理想和为之奋斗的目标。

    关于民族声乐的演唱方法,目前见仁见智,但大体不外乎以下二种观点:一是以传统声乐艺术为基础,吸取借鉴西洋唱法的长处,使歌唱能力得到提高;二是以西洋唱法为基础,结合处理好中国歌曲的字音特点,使其具有民族语言韵味。我认为,前者是民族声乐唱法的基本定位,而后者则是美声唱法的民族化。歌唱艺术重要的是要选择一个什么样的文化传承关系的问题,我们的着眼点应该落在继承优秀传统声乐基础上,借鉴西方歌唱方法的长处,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完善。因为民族声乐是建立在中华民族文化传统之上,“贝尔康托”是建立在欧洲文化传统之上,两者有不同的渊源关系。事实上现代民族声乐的发展已经把继承和借鉴的关系处理的比较合适了。早在延安解放区的声乐工作者中两种唱法就是并存的,并相互影响融通的,解放后更是如此,当民族声乐走进高等学府以后,在教学的方式、程序和方法上对欧洲的歌唱方法都有所吸收和借鉴,但是以“我”为主,以“借”为辅,在继承方面,将传统转为现实活动时,不断的根据现实的要求注入时代的新内容、新风貌,这种不断的注入新内容的本身,既是对传统声乐艺术的继承,也是对自身的弱点进行不断的扬弃和修正,又是对民族声乐艺术的一种丰富和创造。在借鉴方面,学习一切姊妹艺术包括欧洲唱法的长处,经过消化,为我所用。那种只有把“贝尔康托”作为唯一的科学的唱法并作为唯一的科学标准对民族声乐加以评价,甚至用简单的“对”与“不对”来下定义,是片面和偏颇的。

2音乐风格与歌唱方法的关系
    民族的情感、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语言、民族的文化、民族的审美是组成民族音乐风格的重要因素。而中国的歌唱艺术也恰恰正是受到中华民族的情感、民族的语言、民族的音乐风格、民族的文化及其审美的制约而形成的,主要的特点是以汉语语言作基础,以民族的情感为主,以情带声,声情并茂,以字领腔(音),字正腔圆,韵味浓郁,唱演均重,神情兼备,真切动人。这就是我们讲的民族声乐的广义概念,换句话说,“唱情”是民族声乐的一个本质特点。我们的一些高校这些年培养出的民族声乐演唱人才不是哪一个民族的只能演唱本民族的民间歌手,而是能唱好以汉语语言为基础的各地区有代表性的民族声乐作品,同时还能掌握一些戏曲、说唱和其他一些形式和风格的歌唱的技巧。经过实践证明这些年培养的民族声乐人才活跃在我国的音乐舞台上,深受各地区,各民族的广大人民的喜爱。他(她)们演唱所表现的情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情感,语言是中华民族的语言,技术技巧是在以“我”为主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其他唱法的优秀之外,兼收并蓄为我所用,演唱路子宽,歌唱能力强。如果说一个声乐学派的重要标志是有无教学体机理论体系和典型的歌唱人才的话,那么可以说中国的歌唱艺术学派已经基本形成。这正是这一艺术学派在千百年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历史积淀上,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一手伸向民间,一手伸向西洋”,兼收并蓄,并不断注入时代风采的结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