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音乐考级 五问音协主席 |
[2009-06-23]
|
随着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艺术特长教育备受社会青睐。越来越多的家长希望孩子有一技之长,音乐作为提高艺术审美观的较好切入点,成为不少家长和孩子的首选。一直以来,“音乐考级"热长盛不衰。在一年一度的考级来临之际,就考级中很多令家长关心的问题和疑惑,希望与山东省音乐家协会张桂林主席的对话能对广大家长有一些帮助和启发。
一问:孩子有必要考级吗?
记者:很多家长反映让孩子学习音乐的初衷是为了让其拥有一技之长,得到音乐的熏陶,开发智力,后来发现同学乐器的其他孩子大多数参加考级,老师也鼓励孩子考级。那么请问张主席:孩子考级有必要吗?为什么?
张主席:中国音协开办考级已有十四五年,通过这么多年的效果来看,考级是完全有必要的。总体来说,考级对音乐的普及、音乐基础教育、音乐市场、教材大纲的规范起到了促进作用。对孩子来说,考级是对其一段时期音乐学习情况的检测和评估。孩子在学习中往往不知道自己达到了什么水平,通过这种检测,可给孩一个较准确的答复:练得好的从中得到鼓励,更激发兴趣,保持热情;不好的找到差距和问题,改进方法,利于提高。所以,考级是很必要的。
二问:考级是孩子的'私事'吗?
记者:很多家长持有这样一种观点,考级就是考孩子,只要孩子努力,通过就没问题。但是也有一些平时练习很努力的孩子却屡次通不过,这让人很疑惑,到底怎么回事呢?
张主席:这种现象就涉及到一个长期的认识误区。长期以来,由于孩子是考级的幕前人,因此大多数家长认为考级就是考孩子,但是事实上考级不仅是考孩子,它更重要的目的是通过考孩子来考老师。以前存在学生多、老师少的状况,一些不专业的老师也加入到音乐教学的队伍之中,通过考级,我们发现这部分老师教的学生通过率较低,这就是个很严重的问题。现在我们在老师中开办培训班,搞研讨会,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也是对家长和孩子负责的表现。同时家长通过考级对孩子和老师都可以增加了解,这样三者间的透明度也会提高,在正确的教学指导下,孩子的努力和付出才会得到真正的回报。
三问:考级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吗?
记者:考级热度持续不下,孩子一级一级的考试,有些家长还存在相互比较和炫耀的心理,这样无休止的考级会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呢?
张主席:正常来说,孩子每天练习一小时,一年考一级或能力好点的孩子跳考一级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它就像文化课的考试一样,是一种督促。但是在前几年,艺术特长加分过高,考级带有浓厚的功利性,出现一些急功近利、违背艺术规律的不良现象:比如,连续报考碰运气,超能力的“跳级”,孩子能力达不到,家长逼、老师也埋怨,这样就给孩子造成了压力,致使考级走上了歧途,孩子失去了对音乐的好感。近几年我们很欣慰地看到,中国音协已严令禁止给特长加分:级别很高,加分很低。考级的功利性明显淡化了。家长对考级态度的日益好转,使考级一般不会成为孩子的负担。
四问:考级中人情几分?
记者:音乐考级不同于其他一些技术考试(如田径、数学等),标准较难把握,会不会有人情的因素?很多家长对此有所担心。作为音协在这个问题上怎样解决?有什么具体的改进措施吗?
张主席:这个问题在功利性很浓的时候,拉关系等情况是存在的。现在家长对孩子在音乐学习上都比较看得开,所以这种现象很少了。在考级的规则上,我们也做了一些努力:一个考场由两位专家共同考核,一位由中国音协指派,一位是山东的评委,两者是不通气的。如果出现本地评委打招呼等问题,我们会严肃处理,这种不良的现象现在已经杜绝,因此家长没必要为此担心。现在所谓的人情问题其实是判断偏差的问题,就是说,对那些可上可下的学生,有的评委略松点就勉强通过了,相反就通不过。这个问题解决起来有些棘手,现在我们尽力使同一级别的考试在统一考场进行,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
五问:孩子考级时怎样发挥最佳状态?平时练习和考前复习要注意什么?
记者:在乐器的学习中,平时的练习和考前的复习都很重要,那么孩子在平时和考前应做好哪些准备?
张主席:平时练习首先要注重基础练习,音阶要熟练,巴赫的练习要严格,重视基本功,求稳,求扎实;其次,要注意理解作品,理解它的时代、背景和精神;在读谱时要认真,严谨,不能求大体,而要准确;多听原声带,有可能多去听听音乐会,感受好的作品。
考前不要紧张,不要把考级看得过高;要调节好情绪,正常准备就可以了。家长不要对孩子期望值太高,不要给孩子心理压力,要多给正确的鼓励。
总的来说,无论平时还是考前都要坚持认真的作风,保持平常的心态,考试时都能发挥真正的水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