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 优仕音乐网 
首 页|音乐评论|名曲名家|联系方式|协会机构|协会动态|音乐考级|视频列表|音频列表|艺术中心
 
 首页»»音乐评论 » 关于“遗产”的思考
 
关于“遗产”的思考
发布时间:2012-04-04
  中国音乐文化·第二届广东汉乐理论研讨会论文

  广东汉乐是广东省三大乐种之一。据专家的考证,它的产生发展历史可以追溯到宋、元,乃至汉、唐,是一个古老的优秀民间音乐乐种。1979年在中央文化部和中国音乐家协会的倡导下,我国全面而系统地进行着民族民间音乐遗产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有着汉乐深厚群众基础的大埔县,在县文化局的重视下,领梅州市各县之先,于1980年冬组织多位老艺人以及汉乐专业人士,成立了“大埔县文化局汉乐研究组”,积极、细致地对汉乐遗产进行了挖掘、整理和研究。至1983年,编辑出版了乐谱、文字资料《广东汉乐三百首》,又录制了六集汉乐卡带,内含乐曲65首。另外,还录制了汉剧和小调演唱卡带二集。大埔县文化局这一领先善举,轰动了全梅州市,《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六集汉乐卡带的发行、销售在全省乃至国内外产生了很大影响。广东汉乐在改革开放春风的吹拂下复苏了,传播了,服务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行列中了!

  在这以后,大埔县文联继续抓紧了广东汉乐的继承、弘扬这一大事。1989年文联组织成立了“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开办了学术性期刊《汉乐研究》,还继续挖掘整理汉乐传统乐曲,在1996年编辑出版了《广东汉乐新三百首》。至20世纪末,大埔县的多位理论家、演奏家又为《广东省民族民间器乐集成·广东汉乐》和《广东省音乐志·广东汉乐》的录音和文稿撰写工作,承担和完成了主要任务。如此等等,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工不负人,2004年,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文化厅批准,大埔县被授予“汉乐之乡”光荣称号;锦上添花,今年上半年,广东汉乐又被国家列入为第一批 “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广东汉乐事业的发展好事连连,确实值得高兴和庆贺。

  广东汉乐是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的优秀传统乐种,由于它具有历史的悠久性、风格的典雅性、加之偏远的地域性等弱势,而得以列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遗产”),这就向广大汉乐工作者提出了一个如何对待这一“遗产”的重大课题。笔者涉猎汉乐工作50多年,看到汉乐目前的大好形势,颇多感想,从而生发议论。此间抛砖引玉,求教于专家和同行。

  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十六字方针是“保护为至,抢救第一,合理利用,传承发展”。学习领会这一方针,我试谈谈五个方面的问题:

  一、要对广东汉乐“遗产”作博物馆式的保护

  广东汉乐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对它的保护决非随便安排一室一橱的事。应该站得高,看得远,下力气,有板有眼、扎实地做好工作。

  1、要在省和汉乐流行的市、县(特别是大埔县)成立“广东汉乐保护中心”或“广东汉乐博物馆”。这个机构要求隶属于当地文化行政部门的直接领导,编委会给人员编制,经费纳入财政拨给。做到有地址、有经费、有人员。担任这一机构的领导和具体工作的人,应该是汉乐专家,至少应该是有很强事业心的行家里手。切不能把外行人或音盲利用人情关系进入这个机构,贻误工作,危害了事业。

  2、有了机构,就要着手做好广东汉乐历史源流、古今曲谱、艺人传记等各方面资料的收集、整理、立档工作,使音乐乐谱文字资料等工作井井有条。

  3、中心或馆要努力收集前辈音乐家使用过的乐器。这一工作与其说收集不如说是抢救。据所知这些乐器已越来越难寻找了。收集到的便要保护好,要有说明介绍的文字。

  馆里也应该有一套现成的文片、武片乐器,特别是吊规子(头弦)、大苏锣、当点、碗锣等汉乐特色乐器不能少。

  4、要不断注意收集各个时期的汉乐音响资料,包括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中,新加坡、上海、广州、汕头等地唱片公司出品的黑色硬盘留声机唱片。这又是一宗困难的工作。现在不要说旧留声机唱片,就是80年代初大埔县文化局广东汉乐研究组录制的八集卡带也不容易集齐了。那时参加演奏的乐师余敦昌、罗琏、房燮新、黄娘德、杨开国均已过世,他们的演奏如今已成了遗产。我们并非为收集而收集,而是为了能从听觉感观上品味先辈的高深技艺,从中又可看到不同时期汉乐的演变,作为传承发展的依据和借鉴。

  做好音响资料的收集工作还需要购置各种音响设备,如:留声机、录音机、VCD机等都要有,才能算是完整的完成资料收集这一环节的工作。

  我国著名音乐家赵沨先生在1990年就说过:“必须切实地继承遗产。首先要对民族遗产作博物馆式的保存,必须看到,有许多民族遗产如果不进行抢救,就会失传了。我们不能做上负祖先,下愧后人的事。作博物馆式的保存,必须原封不动地保存下来。……”(摘自赵沨《关于民族音乐、创作及其他》)赵先生这一观点与当前的中央十六字方针是多么的吻合啊。

  二、培训青少年一代演奏人才

  传承汉乐“遗产”,必须培养一代新人。由于当代文化娱乐活动已是现代化、多样化,如果仅由青少年去自发或是自觉的学习传统的汉乐,势必人数不多,零敲碎打,成不了气候。大埔县广东汉乐研究会这几年利用暑假开办汉乐培训班,取得了初步经验和效果,这是很可喜的。为使培训工作开展得更好,建议从以下方面入手:

  1、编写一套适合中、小学生学习的“广东汉乐”教材。这一工作可由文化部门聘请有编写能力的资深汉乐家和中学音乐教师一起研究、共同编写,并拨给需要的编写费用。完成编写后,经专家和教育部门审定,以“乡土教材”形式在中、小学进行教学。这将是一种继承汉乐遗产的有力措施。受教育的青少年学生中,那怕只有5%至10%的人喜爱它,学有成绩,这就十分了不起了。还有90%的人虽学无多少成效,但也可以在认知上、理论上对“广东汉乐”这个乐种有个概念,懂得一些知识。

  2、汉乐乡土教材进入中、小学课堂,需要文化和教育两个主管单位重视,互相支持,密切配合。教育局可以先组织中、小学音乐教师办汉乐学习班,然后回到学校教学生。

  3、举办各类汉乐培训班。由汉乐协会、研究会在暑期或其他时间办班。使不满足于仅仅在学校学习的青少年学生和社会青年,有较多机会学习。

  三、加大对“广东汉乐”的宣传力度

  汉乐流行的地域一向是较为偏僻的客家山区,这是一种劣势。为了更好继承弘扬汉乐,需要努力去做宣传工作。省、市、县、镇的宣传文化部门的各种媒体(如电视台、电台、报刊、有线广播、宣传栏等)应该经常播放汉乐乐曲,介绍汉乐有关知识、消息动态、乐人乐事。客家地区的旅游景点除播放汉乐外,还可以销售汉乐卡带、唱碟,吸引旅游者把汉乐文字资料与音响产品当作文化特产来购买。1982年至1983年大埔县文化局编辑出版的《广东汉乐三百首》和六集汉乐录音卡带,曾打印征订单向全国各省宣传和征订,结果,经我之手寄发的《广东汉乐三百首》就有600多册,录音卡带有一千多盒。有些人收货后来信称赞汉乐优美动听,追加购买,这说明宣传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四、合理利用汉乐遗产

  近年在谈到汉乐的走向时,有些同志把“推向市场”说成是发展汉乐的惟一道路。其实,汉乐艺术产生于人民群众,也必然会面向社会,服务于人民大众。从历史看,好些服务也已经带有商业性质。如过去的中军班,斋道班和近现代的八音班,其服务大都是有偿的。20世纪80年代以来,音像部门出版了许多汉乐卡带和CD碟至今仍在市场销售。所以说,当今恐不须强调“推向市场”这一口号。应该多考虑的是对汉乐遗产的利用如何升华它,提高它。汉乐是典雅优美的传统音乐,它具有“移风宣化”的功能,“陶情涉性”的作用,只要是有利于增强人民凝聚力的,只要是有利于提高人民道德情操,促进和谐社会形成的事情,汉乐艺术便可以积极地去起到应有作用。回顾大埔县汉乐研究会,从1990年起,曾为归侨、港、澳、台同胞,为党政部门的庆典活动,为某些单位的纪念活动作过许多联欢和无偿演奏,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这就是很好的说明。

  五、积极传承、促进发展

  谈到传承,我认为古老的汉乐得以流传至今,有一条很主要的因素是历代都出现过许多出名的演奏家、理论家。例如:从明代至建国前大埔县的汉乐演奏名家就有罗淑予、杨缵烈、杨天培、张振南、李蓝田、李芝田、何育斋、钱热储、饶托生、罗九香、黄光丕、范思湘、饶淑枢、饶从举、饶碧初等等。建国以后至现在,比较专业从事汉乐工作、有一定成就的演奏家、理论家则有余敦昌、管石銮、罗琏、李德礼、钟开强、丘煌、温萍、饶宁新、罗德栽、刘智忠、张高徊、罗邦龙、范胜华、杨培柳、罗曾优、廖东雄、庄长江、刘佳德、罗曾良、张优浅等一批人士。正是被这些前辈、专家的出色演奏技艺薰陶、感染,正是好些理论家、作曲家的辛勤劳动,汉乐艺术才赢得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向往、爱好和呵护,汉乐艺术才得以生生不息。没有一代代名家就不会有汉乐的传承和发展。所以,培养造就新一代演奏家、作曲家、理论家,是传承发展汉乐遗产的重中之重。如何培养造就新一代艺人?除本文第二部分已有论及外。窃以为还可从几个方面去努力。

  1、提倡和鼓励汉乐“私伙局”的设立和活动。建国前,汉乐活动只有中军班和佛事道场的艺人是职业或半职业性质的,广大的丝弦乐艺人和大锣鼓、八音班艺人则是因业余爱好而玩弄起弦箫鼓乐。特别是大埔县,村村处处有不挂牌的国乐社、弦索和奏点,这些属于职业或半职业的艺人,有着较高而全面的技艺,有不少人吹拉弹唱皆能,被群众称为“XX师”、“XX师”,他们都可以带徒授艺。而群众自觉自然形成的“私伙局”则分布广,人数多,活动频繁且自由,但同样涌现了很多技艺高超的音乐大家。如箫(竹笛)王饶托生、筝家罗九香、提胡王饶淑枢、扬琴王饶从举、琵琶王饶碧初等等就是突出的例子。他们在丝弦乐方面的成就可谓“炉火纯青”、“声名远播”、“同仁敬仰”。所以说,“私伙局”的活动对于普及汉乐,造就人才,联络乐友、融洽朋情有其特有功能。在当今,还没有专业汉乐演奏团、队,还没有汉乐“乡土教材”进入中、小学校的情况下,毫无疑问,更应该大力提倡和支持“私伙局”的活动,让其处处开花。

  值得强调的是,“私伙局”要成为文雅高尚的场所。活动的宗旨要“以乐传情,以乐会友,切磋技艺,共同提高。”乐手之间应该形成朋友的关系。人和弦才和,“虚心服善”、“能者为师”应该成为每个人的“乐德”和基本素质。这方面先辈有许多佳话,这里不一一介绍了。

  2、鼓励以师带徒。当今,学习汉乐比过去方便多了,这是因为汉乐已有了成套成册的曲谱和文字资料,又有了录音带、CD、VCD唱碟和各种音响设备。尽管如此,以师带徒仍然是可以鼓励的。俗话说“文书千担,口教一拈”,有师傅的言传身教,会收效更快。中军班音乐的打击乐器的掌握,更非有教师不可。我们要弃除旧式师徒关系,建立一种新的尊师爱徒关系。在合乎情、理、法的前提下,名师培养出高徒,汉乐人才方得到快速出现,从而促进了汉乐艺术的提高和发展,何乐而不为呢?同时,以师带徒这一方式,容易使汉乐艺术形成各种风格和不同流派,可以丰富汉乐的艺术特色和魅力。

  3、实行汉乐考级制度。汉乐的好些乐器(主要是文片乐器)可以和二胡、钢琴的道理一样,制订它的考级标准,形成考级制度。如能施行是一项具有空前意义的好事。定级的乐器品种和艺术标准由汉乐演奏家研究制订,并取得省以上文艺业务部门的认可。对得级人,也要与钢琴、二胡得级一样既有荣誉而且有其作用。这一工作主要靠省、市音协牵头去做,汉乐组织(协会、研究会)积极配合,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把方案制订出来,促进汉乐的传承和发展,促进多出人才,快出人才。

  4、举办各类演奏会和会演。省、市、县、镇都可以举办,特别是县、镇要多办。会演的得奖集体和个人要给予奖励。奖品不要只局限于奖状、奖金,可以奖有关民族音乐的书籍、曲谱,也可以奖汉乐唱碟,还可以考虑奖给中档的乐器,以更好起到鼓励的作用。

  以上是关于做好“传承”的四点浅见。至于“发展”问题,籍此亦谈些不成熟想法,供讨论和参考。

  现在有一部分专家和汉乐工作者,好像比较笼统和简单地看待和论述汉乐的发展,说“汉乐必须改革,否则会跟不上形势,没有出路”。“必须革新才能发展,发展才是硬道理”。如何发展呢?有的人则认为汉乐演奏要大型乐团化,要交响化,始能与现代化接轨,始能进步和发展。还认为“建立新科学的、全民需要的、具备交响功能的汉乐乐队编制是我们发展的目标……”

  对于以上的观点,我不很赞同。汉乐作为优秀传统艺术它是永恒的,尽管它经历了千百年变化,至今还较原本地保存了自己的特色和风格。在历史长河中,它的变化是缓慢的而又是群众所能接受的。这表明,艺术的发展变化有其一定规律性,违背艺术的客观发展规律,盲目或片面地去追求某种倾向,往往会适得其反,得不到人民群众的认可。台湾的国乐家林谷芳先生曾几次考察了祖国大陆传统音乐,讲过很值得我们深思的话。这里列举几段:

  “科学与美学不一样,艺术要有自己的价值。艺术的价值有两种,一为永恒价值,一为现实价值。荷马诗歌、埃及金字塔、中国唐宋诗词当属前者,时下的通俗艺术等等当属后者。”

  “从某种意义上说,国乐家要耐得寂寞,敢于清高。如要趋附潮流,迎合时尚,不如去搞流行音乐。”

  “国乐更重要的也许是如何在今天的商品大潮中保持自己的特质。……说保持特质,就是说要忠实继承。”

  “政治上搞大统一,全民族要团结,不等于艺术上搞大统一。开放的社会是多元审美的社会,各种艺术的表现形式不可能是单一的模式,整个时代的艺术表现形式更应该是多种多样的。”

  “发展也很重要……发展不应该对传统构成威胁,应该是互有补益,或是互为尊重,最起码是河水不犯井水。”摘自余其伟《国乐要保持自己的物质——林谷芳先生如是说》一文(原载1990年11月15日《文化参考报》)。

  在如何认识、看待民族民间音乐(亦即国乐)的革新与发展问题上,还有许多著名音乐专家、学者如贺绿汀、吕骥、赵沨、李凌等人都有过很好的论述。再次学习和研究他们的理论,细细思考,关于汉乐遗产我有几点感观。

  1、从事汉乐新曲调创作是需要的,要提倡和鼓励。可以利用原汉乐曲调的某些素材,根据现实生活的实际,创作出主题鲜明、题材新颖、旋律优美,有浓郁汉乐风味的新曲调来。但新曲的创作似可不必太复杂,就适合众多汉乐爱好者而言,仍可以单旋律谱为主,力求简洁、明暸、易奏。如果你一写就数大张总谱,讲和声、求配器、多变调,势必难记难学难奏。学习者望而生畏,就难以普及推广了。

  2、关于乐队,不要贪大求洋。有人认为,一定要有几十人、上百人的大乐队登台,服装一色,乐器成组成套,要有倍大提琴,要有风度翩翩的乐队指挥等等,仿佛这才是创新发展的汉乐。当然,在大型节目、大型晚会场合需要八音大锣鼓阵容出现时,大队伍是无可非议的。我这里是说丝弦乐,不要搞成交响乐。作为民族音乐的汉乐不同于西洋乐,要交响化还有诸多矛盾碰撞。有乐器的性质问题,有和声学、音律学问题。交响化后,乐器的多种性、音色的丰富性和演奏技法的特殊性都将很难表现出来。拙见,今后还是要更多鼓励众多乐社、乐室的小队伍活动。它们既可以衍生出各种演奏技巧和各种组合形式,而又有浓郁的韵味,饱含民乐的个性。从历史上的具体人和事来看:饶托生吹竹笛,罗九香弹古筝,饶淑枢拉提胡;1956年的汉乐三人赴京演奏组;1962年羊城音乐花会的汉乐演奏组;1981年的大埔县文化局广东汉乐研究组等等,他们的演奏都以独奏或小合奏的形式出现,仪表、阵容也不豪华壮观,仅以技艺高超,不同凡响而饮誉乐坛。所以,汉乐丝弦乐队不必求庞大,求气派,不要生搬硬套西方交响乐队的东西。

  3、关于传统乐曲的演奏,主要是考虑如何去演奏好它。要奏好曲调,乐手当然首先要有较高的演奏水平。在这基础上,可以对曲调进行一些艺术处理。如适当进行轮奏、分类;注意设定节奏的快慢;注意轻与重、疾与徐的变化、对比、强调;讲究击乐的巧妙合理使用等。艺术上处理得好,乐曲的主题和意境便出来了。近二十多年来,汉乐工作者已在这方面有过许多努力和尝试,成功的例子不少。当然,我们也要总结经验,肯定成绩,注视存在问题。比如《平山乐》一曲,近10多年有过三次乐师、专家艺术处理过的录音演奏,还制成了CD唱碟。我听起来还是1989年秋由太平洋影音公司录制的较好。以古筝、竹笛、椰胡、提胡为主,中板加入头弦。乐器不见得多,但优美、典雅、协调、和谐,汉乐味道浓郁。把当年平山堂文人高雅、欢快的情景展现出来了。它前面加了笛引,曲终添入筝音尾声,慢板、中板则忠实保留旋律,听起来很完美。

  我们对古曲进行艺术加工是好的,但切不要随意删减、割裂原曲。我听过有另外的《平山乐》、《翠子登潭》,明明删减了若干个小节,仍然标出这一曲名制成唱碟出版发行,这在艺术上显得不够严肃,也势必搅乱了初学者的视听。古曲流传了一千几百年,大部分都有其主题、内涵,结构、板式也很严谨,到了你手里一编配,可要可不要,“召之则来,挥之则去”,此种手法恐不妥。创作新曲也好,对传统乐曲的艺术处理也好,大乐团小乐队演奏也好,我们始终要明确我们搞的是广东汉乐,如果曲调不像是汉曲,乐器不是汉乐乐器,没有演奏汉乐的韵味,没有典雅优美、朴实大方的特色,岂不成了他种音乐?这样,传承发展也将成为空话。

  中央和省的文化主管部门,对广东汉乐给予“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荣誉和厚爱是一股温熙的春风。在这股春风的吹拂下,广东汉乐必定会得到有效的保护,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祝广东汉乐这朵艺术奇葩永开不败!

  (作者单位:大埔县文化局原副局长、县文联原副主席、《汉乐研究》刊物原主编)

  来源:省音协  作者:张高徊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0号  邮 编:510635  电 话:(020)38486835、38486299 传真:(020)020-3848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