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 优仕音乐网 
首 页|音乐评论|名曲名家|联系方式|协会机构|协会动态|音乐考级|视频列表|音频列表|艺术中心
 
 首页»»音乐评论 » 《潮乐问》文摘 1
 
《潮乐问》文摘 1
发布时间:2012-04-04

  余亦文

  1、潮州音乐的总体概貌如何?

  潮州音乐是潮汕地区民问器乐品种。流行于潮汕地区一带,东及闽南的龙岩、龙溪地区;北及五华、大埔、兴宁;西及惠阳地区的部分潮语县市;南远播至东南亚各国,其影响深远。它是潮人思想情感和时代精神的反映。其历史可上溯至秦汉隋唐,由于中原音乐文化随着历代讨伐、谪迁、游宦、征闽及中原百姓南迁等历史事件而入传潮地,在漫长的岁月中与潮地方言及民歌、小调、歌舞互相融合渗透而形成。到了明清潮乐又吸收弋阳腔、昆曲、汉调、秦腔、道调和法曲,不断发展,从而形成一套丰富、完整而自成体系的乐种,至今约有400余年历史。

  潮州音乐旋律优美、清丽、古朴、典雅,调以五声为其骨干,虽有七声,但实为“奉五声”的关系;曲体结构遵循民族格式,与我国古典诗词的起、承、转、合有密切关系;乐律与我国古代雅乐、燕乐、俗乐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并在七声音阶中出现了3/4全音和1/2半音,音级中一音三韵;旋律作韵手法润饰变化奇妙;乐调运用古老谱式“二四谱”,以“二三四五六七八”为记音,形成“轻六”“重六”“活五”“反线”四大调,在实际演奏中易音变奏,作韵润饰,各得其趣。

  潮州音乐在分类上,从广义而言,应包括器乐曲和声乐曲两大类。即潮州锣鼓乐、潮州弦诗乐、潮州庙堂乐、湖阳笛套乐和潮州民歌、小调、歌册、儿歌、畲歌、渔歌等。但是,在长期习惯称谓中,潮州音乐则指潮州器乐曲类。潮州器乐曲类分广场乐和室内乐两大类:广场乐包括潮州大锣鼓、潮州外汇锣鼓、湖州笛套锣鼓、潮州花灯锣鼓和潮州小锣鼓;室内乐包括潮州弦诗乐、潮阳笛套古乐、潮州细乐和潮州庙堂音乐。

  潮州音乐最具特色的乐器弦乐类有竹弦、二弦,二弦弓子长,声音尖亮、高亢;弹拔乐类有梅花奏琴、小三弦;吹管乐类有大吹(大唢呐)、吹仔(小唢呐),用麦杆作哨子,音色柔美;打击乐类有深波、斗锣,前者音色纯厚、浑圆,后者其声烈而霸。

  这就是潮州音乐总体上的概貌。

  2、潮州音乐的总体形态特征是什么?

  很难一言概之,然若须简言概之,则可用几句话加以概括:“溯古涵今,历史悠久;博大兼容,雅俗共赏;自然和谐,允执其中;得灵于心,寓曲于手;神、气、韵、味,尽显其中。

  说它“溯古涵今,历史悠久”,指的是它源于隋唐,存唐宋大曲之古韵。而在历史的长河中,它又不断革新,创一代新声,与时代同步,随社会审美风尚之变异踏着时代生活的节奏不断求新求变。

  说它“博大兼容,雅俗共赏”,指的是它门类繁多,品种齐全,在发展的过程中吸纳古今中外音乐文化以壮大自己。说它“雅俗共赏”,指的是其音乐因素既有宫庭的、祭孔的,又有宗教的、庙堂的;既有儒家雅乐的古朴、浑厚、典雅、秀丽;又有大众自娱自乐的活泼生动和气势磅礴的广场锣鼓;既可奏于华丽厅堂,又可奏于乡间农舍、闲间、乐馆。

  说它“自然和谐,允执其中”,指的是无论从旋律、乐调、体裁、演奏都顺其自然,尽管是在一种各自依据乐器本身特性即兴变奏的情况下,也近乎于天然,而这种天然则是在一种心有灵犀一点通的默契上展现。他们在演奏时,虽然手法多变,情感有悲欢,力度有刚柔,旋律有起伏,节奏有多变,但却谦恭得体,以礼待人,哪怕是乐曲本身旋律的内部构成,也循此理,永远处在一种中和美之中,永远遵循着“允执其中”之原则。

  说它“得灵于心,寓曲于手”,指的是讲究一种演奏中的神韵,这就是潮乐艺人常挂于嘴边的“情之所至,心有口就有,口有手就有”的话,此语正如古人所云“乐为心声,器为心物”心声互动之理。

  说它“神、气、韵、味,尽展其中”,指的是雅而不矜,丽而不俗,神到韵到,或清丽柔婉,或精巧坦荡,或雄伟激越,或轻快活泼,“缓时如云绕青岭,急时如珠走玉盘”那清丽悠扬的美妙旋律尽展其中。

  潮州人的这种对音乐的追求,实际与老祖宗的“天人合一”思想完全一致,这是一种群体意识与和合精神、内倾心态与伦理价值、自然现象与宇宙节律的和鸣。它寄情于物,让精神在自然界中得以抒发,以显示人的自身品格。这种人与自然共存共荣的观念,就是欧洲人也只是在文艺复兴时期才认识到。那时候大画家达芬奇在自己的作品《蒙娜丽莎》中,才开始意识到运用自然景物作为人物的背景。而我国早在春秋时期,已产生了“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其倡导者正是庄子。故欧洲山水画的兴起远远落后于我们一千多年。我们潮州音乐这种“天人合一”的美学观,在潮人群体中早已世代相传,不断发展。这种理念,我们可以从潮州音乐的形态特征和审美构成中,得到证验。

  3、何为“潮州弦诗乐”?

  1981年,我的老师叶鲁先生推荐我参加《中国音乐辞典编写工作,与张伯杰等老师一起负责辞典中“潮州音乐”条目撰稿,使我得以有机会向专家、学者、老师们学习。我想,今天就用词典中对潮乐种的简介来回答大家提出的问题吧!潮州弦诗乐是潮州民间器乐乐种,原为潮州民间用弹拨丝弦乐器演奏古乐诗谱的总称,流行于潮州和汕头民间。演奏时,以二弦领奏,以板击节,不用锣鼓。形式灵活多样,乐器多少不等。通常使用的乐器有二弦、秦琴、扬琴、二胡、琵琶等。亦可加用横笛、唢呐、小鼓、木鱼等乐器。乐曲为头板、二板(慢板曲,前者多采用4/4拍子,后者用2/4拍子)、拷拍、三板(快板曲,多为1/4拍子)、尾声等组成的整套曲式。演奏者可即兴加用滑音、花音、揉音等技巧。代表性的传统弦诗乐有十大套(“套”指每首古谱具有六十八板的完整结构),即《寒鸦戏水》、《昭君怨》、《小桃红》、《黄鹂词》、《月儿高》、《平沙落雁》、《薰风曲》(又名《大八板》)、《凤求凰》、《玉连环》、《锦上添花》,多半出自古代乐曲。其它还有不少曲目来自民间流行的民歌、小曲和各地戏曲的伴奏音乐。

  4、何为“潮州大锣鼓”?

  潮州大锣鼓是潮州民间器乐乐种,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以唢呐主奏的称唢呐大锣鼓。打击乐器有大鼓、深波、大斗锣、亢锣、大小钹、九仔锣等,分为牌子套锣鼓和长行套锣鼓两种:牌子套曲锣鼓是正音戏、弋阳腔、昆腔的曲牌联套,由序引,若干正曲、尾声、同宫调曲牌的更迭连奏,构成全曲,传统曲目多表现戏曲中的历史战斗故事。如《十八寡妇征西番》、《薛刚祭坟》、《三休樊梨花》等。一首套曲可包括数十首曲牌,演奏长达一两小时。长行套曲锣鼓是在戏曲牌子套曲基础上,又吸收了古代民歌小曲所构成,演奏一些“行进锣鼓”、“二板吹套”和“三板锣鼓”,富于生活气息。“长行套”来源于“锣鼓畔”(俗称)音乐,这种音乐,打击乐司鼓以单缒击鼓畔,伴以木鱼、锭子、鼓脚钹。潮州大锣鼓传统曲目有《抛网捕鱼》、《掷钗》、《双咬鹅》等。五十年代后创作的新曲目有《强渡乌江》、《春满渔港》、《喜送丰收粮》等。以笛子领奏的称笛套大锣鼓。所用吹奏乐器有笛、管、箫、潮阳笙等,打击乐器与唢呐大锣鼓相同。主要流行于潮阳一带。乐曲由序曲、二板、三板、尾声等部分构成。传统曲目有《大破金光阵》、《四大景》、《儿欢》等。反映现代生活的有《滨海新颜》等新创作。

  5、何为“潮州苏锣鼓”?

  潮州苏锣鼓是民间器乐乐种,流行于广东潮州地区。它以苏锣代深波,是潮州大锣鼓的变体,所用乐器有笛、笙、箫、管等吹奏乐器和大鼓、苏锣等打击乐器。传统曲目有《宴灯楼》、《倒骑驴》等。近年创作的有《万里江山春一色》等新曲目。

  6、何为“潮州细乐”?

  潮州细乐是民间器乐乐种。是一种精细典雅的重奏乐,是潮州儒家乐的核心。它抛却功利和人与人的是非恩怨,具有一种通灵超越的艺术精神。

  潮州细乐一般专指三弦、琵琶、古筝的重奏。细乐一词之含义,不仅指乐器的组合少而精,更重要的是演奏技巧及乐曲处理极为精细。潮州细乐流行于广东潮汕地区,据传为潮乐名师洪沛臣与友人郑祝三、陈子栗所创。他们三人以三弦、琵琶、筝,按同一旋律或紧或慢、或繁或简,各自发挥,产生出一种五声性的和声效果,按他们的演奏感受是“始则江河各流,既则大海同归。”独自创立一格,被潮乐界称为“三友”。潮州细乐,分硬软两套,硬套有《寡妇诉冤》、《胡笳十八拍》等十三曲组成;软套由《昭君怨》、《小桃红》等六曲组成。传统的曲目保存至今并有音响资料可供参照的有《傍妆台》、《深润怨》、《北雁思归》、《蕉窗夜雨》等。

  7、潮州音乐各乐种的分布情况如何?

  总体而言,潮州音乐从“弦诗乐”到“锣鼓乐”,从“庙堂乐”到“细乐”、“笛套”,均流行于潮州各地,并远播至国内外如上海、东南亚一带及至欧美各国潮人侨居之地。

  但是,若细分起来,也有主次之别。如“弦诗乐”、“汉乐”应以汕头为中心,建于20世纪二十年代的“汕头公益乐社”,就是一个以潮、汉合组的乐社,该社的绝大部分成员,后均成为“汕头潮乐改进会” 及“汉乐社”的骨干;“潮州细乐”应以潮州为中心,以洪(洪沛臣)、郑(郑祝三)、陈(陈子栗)三友为代表;“潮州大锣鼓”应以潮州为中心,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其创始人欧细奴、袋仔,虽袋仔先生为饶平人,但创立锣鼓在潮州;“笛套”应以潮阳为中心,故历来被称为“潮阳笛套”,这也是众所周知的事。但“庙堂音乐”则应以潮州、潮阳、澄海为中心,潮州有开元寺,澄海有龙潭寺存“香花派”真髓,潮阳境内却遍布大小寺庙一百多所,香火连年不断;“潮汕渔歌”以海陆丰为中心(过去海陆丰属粤东专区);“潮州小戏”首推揭阳,该县素有“小戏之乡”称誉。

  8、潮州音乐闻名海内外,其乐种、乐曲是通过什么途径传播的?

  潮州音乐生成于民间,从民间来到民间去,这就是民间音乐的传播手法。世世代代潮州音乐传谱、传曲、传播乐种,现今已在全球形成一个潮乐艺术圈,故人们常说:“凡有潮水的地方就有潮人,凡有潮人的地方就有潮乐”。潮州音乐的传播,有如下几个途径:

  (l)闲间、乐社:潮州乡间的闲间及广大乡镇的乐社,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民间组织,从清初到民国布及潮州各地,后随潮人移居海外,又远播南洋一带,几乎海外的“潮州同乡会”,均有乐社、乐组的组织。参加乐社者不论士、农、工、商、豪绅、政要,只要爱好其乐,均可自愿加入,或三五一组,或几十成团,多少不拘。这种来自于民间非功利性质的演艺活动,就是在今天的现代社会,也是应予提倡和发扬的。这种有组织的乐事活动,据说最早建立的是建于1880年的“潮阳阳春园乐社”和1909年的“汕头公益园乐社”,在海外较早期建立的乐社有新加坡的“余娱儒乐社”,它成立于1912年,以及成立于1930年的“香港潮商互助音乐部”。

  在二三十年代,各地潮乐闲间、乐社真如雨后春笋,其时潮汕铁路终点站有个村落叫“仙乐村”,全村只有几千人,但却成立了“陶情”、怡乐”、“俱乐”、“群农”四个乐社,还办了四个业余潮剧团,真可谓“潮音绕乡间”。正是这个仙乐村,后来为国内外培养出了不少“乐仙”。我的同事杨少均兄现为香港潮乐著名头弦乐师,他就是该村人;活跃于南洋的潮乐演奏家“二杨”(即杨眉、杨祺昭二先生)也是该村人。

  (2)演出、交流:这是潮乐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演出交流上,首先要提到的是各市各县、各乡所建立的专业半专业潮剧团,他们无形中担任了传播潮乐的重要角色。另一个是专业半专业的季节性“走唱班”,这“走唱班”和“外江班”、“纸影班”、“皮影班”、“傀儡戏”(“圆身”提线木偶戏)在民国初年到处可见,又由于价格便宜,故大受欢迎,在普及潮州音乐戏剧艺术上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随着潮人移居海外,在海外组建的剧团也成为传播的一股力量。

  在演出交流活动中,我们特别要提出的是1977年在汕头市举行的一次“潮州音乐交流汇报演奏会”,当时来自地、市、县的十二个代表队共有二百七十多人参加,年纪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才七岁,演奏了八十二首创作、整理、改编的乐曲。吸引了中央和省、地、市80多名音乐工作者和中央及省文艺主管领导前来观看,会后连续开了三天的研讨会,对推动潮乐的发展与传播起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3)授徒、讲学:这是传播潮乐的一个具体手段。特别是清代至民初,由于潮乐谱奇缺,古谱记录又简单、原始,故学习潮乐均由老师们口传心授,演奏技艺也由先生们手把手教,此举成为潮乐传播的一个重要手段。清末民初,潮州音乐界就出现了不少名师。如被称为“乐圣”的洪沛臣,“潮州琵琶王”王泽如;潮州大锣鼓创始人欧细奴、袋仔和后来的邱侯尚、陈华,南筝北传的林永之、苏文贤、郭鹰,戏曲界中的杨广泉、王安明、胡昭、林炳和、杨海林、杨祥加等先生,在他们的指导培养下,出现了不少人才。

  在海外,也有不少潮乐名家在努力授徒,使潮乐远播于海外。

  (4)发行乐谱:古以今来,一个乐种之存在,其乐曲必须有所记载,那怕是很原始的记录,也可给后人留下一个依据。潮州音乐传统上均以口传授谱,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1935年,汕头公益园国乐社第一本公开发版的《乐剧月刊》,才始有正式刊印乐谱出现,在这之前,均为手抄本,或“二四”谱,或“工尺”谱,均由先生们或学生们传抄。自《乐剧月刊》发行之后,热心的乐器制作师蔡春福,以免费为乐师提供食宿换取乐谱并将这些乐谱刻印之后以《弦诗》、《吹诗》、《筝诗》命名出版。

  到了五十年代,由张汉斋、林玉波、何天佑、张伯杰、郑诗敏合作出版了《潮州乐曲选》,直至1956年由广东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第一本“潮乐曲集”,才在全国问世并发行全国。这对潮乐的传播,的确有如一声春雷。

  (5)整理、改编:一个乐种的传播,靠的是曲目与演奏,若传统曲目在传播中,老以旧面目示人,这种传播就没什么力量,久之久之,老调再不重弹了。潮州音乐家们深知这一点,他们于20世纪二三十年代,已对潮州音乐进行整理改编工作,也出现了一些新的作品。这方面具体体现在潮州大锣鼓和弦诗乐上,如删减传统大锣鼓《封相》的段落和《抛鱼》的段落等。在弦诗乐上,出现了个别创新曲目如《五月五》等。但这些均为零敲碎打并未能形成气候。

  1955至1960年初,由于整个形势的需要(省级、国级调演),潮乐出现第一次创作热潮,这一次主要以整理及改编传统曲目为主,出现了《抛网捕鱼》、《粉蝶采花》、《关公过五关》等曲;第二次是文革后期,打倒“四人帮”之后,文艺出现了一个黄金季节,其时虽然没有现成的机构与演出队伍,没有资料与乐器,大批乐谱在文革时被烧毁殆尽,深波、苏锣被砸烂卖掉,创作思想被搞乱。但群众热情甚高、意志甚坚、信心甚大,要求弘扬潮乐,当时提倡反映现实生活,所以出现了不少新创曲子,如《庆丰收》、《欢庆胜利》、《春满渔港》、《艮球传友谊》等。

  可喜的是,这一时期,出现了外界音乐家积极参与潮乐创作的热潮,为潮乐的革新与发展输入新血液。如广东省歌舞团创作的潮州小锣鼓《今昔》(作者余亦文),? 《庆丰收》(作者余亦文、谭佩民,配器郑祖绵),该曲被选送为文革后潮乐第一次晋京演出的节目,并参加赴美演出节目选拔。此外还有《韩江春》、《渔汛》(作者余亦文);广州市歌舞团改编的民族管弦乐曲《画眉跳架》在全省会演中获得一致好评,后该曲由中央乐团作曲家罗忠熔先生与原作者余亦文先生商量后,由罗忠熔先生改编为管弦乐曲,并在中央乐团和广州乐团上演;星海音乐学院的《绿水长流》(作者蔡松琦)也在广州上演。

  由于新作品的不断出现(这其中也包括整理与改编),所以创作、继承、借鉴三者之间的关系,也显得特别突出起来。因而当时(即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别提出有关借鉴的问题,认为“有借鉴和没有借鉴是不同的,这里有文野之分,粗细之分,高低之分,快慢之分。如果拒绝继承和借鉴,不加分析研究,一概否定,实际上就使我们的创作失去一个有利的条件,也不存在潮州音乐发展的内在规律。”所以,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提倡大胆广泛地接触传统,全面了解潮州音乐的过去和现在,从中找出其发展规律,掌握其固有的特色、特点,作为我们从此时此地的实际生活创造作品的借鉴。但是,继承和借鉴决不可以变成替代自己的创造。对于继承和出新的关系,重点“在于出新,但也不排除有批判的继承传统”。这种近乎“指示”的意见,对潮乐传播什么样的乐作,起着方向性的作用。

  9、为何潮州大锣鼓被誉为“中国四大鼓乐”之一?

  潮州大锣鼓具有着完整的体系,这是历史的产物,其富有广场音乐的演奏特色也是历史的生成。人们往往总认为中国音乐,特别是中国民间音乐,由于俗文化成份占多,又不通过一种科学的方法去构建音乐,而是用一种儒道精神构建音乐,故此认为中国民间音乐缺乏其独立性,特别是潮州音乐,认为潮地自古以来,崇孔、礼佛之风甚威,潮乐更是一种儒、释、道并存的复合体。实际此解片面。潮州民间音乐多属民俗音乐性质,这是事实;它与西方艺术型的专业音乐有较大区别,这也是事实;它常以自娱性为主,此说也为大伙所认同。但不能因此而给潮州民间音乐下个结论,说它缺乏独立性。以潮州大锣鼓的产生及形成而论,就有着自己完整的独立性。它可称为中国岭南大地一个独立完整的器乐品种。这是为大众所公认的。其表现在:

  一、有着自己独立、完整的表演特色
  二、有科学的锣鼓与管弦配置方法
  三、有规范性的铜器应用法
  四、有丰富的音色及演奏技法
  五、有固定的曲牌、介头
  六、运用套曲结构手法,充分表现乐曲内容。

  潮州大锣鼓正因为它有着自己形成的原因,有着自己的创史人,有着一大帮继承者,有着与众不同然而又完整有序的表演特色,在一个世纪中,一代传一代不断发展壮大,这种完整的体系,使它在中国鼓乐门类中,能与“西安鼓乐”、“山西大鼓”、“浙江十番”并起并坐,被誉为“中国四大鼓乐”之一。

  10、潮州琵琶与北派琵琶的区别在哪里?

  潮州琵琶与北派琵琶的区别,简单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①历史上潮州琵琶保留着唐琵琶的演奏姿势,演奏时,抱琴姿势采用“横抱式”(如敦煌飞天琵琶)。这种演奏姿势听说现今福建南音仍保留着,但现今潮乐琵琶演奏,只有极少数人仍保留“横抱式”,大部分乐人均已改成“直抱式”了;
  ②潮州琵琶多用“下出轮”。因此,凡以此轮奏手法演奏者,均被称为“南派琵琶”。而北派则用“上出轮”;
  ③潮州琵琶在定音上均以F调定音,这与全国琵琶以D调作为定音的规范,有所不同,听说潮州琵琶的这一定音习惯,来源于潮乐演奏时,传统均用“七音律”琵琶之故(但现今潮乐新一代乐手,也已改用D调定音)。

  潮州琵琶在造句、用韵上左手多用推、吟、拉、揉手法,这种演奏技巧,在实践中己形成规律,并已构成潮州音乐特有的韵味与风格,这与北派琵琶主刚的演奏手法不同。

  11、“潮州音乐”与“潮剧音乐”有何区别?

  从整体而言,均为一家。潮州音乐是母体,潮剧音乐为子体。潮州音乐的全部特色均在潮剧音乐中有所反映。但若说“潮剧音乐”等于“潮州音乐”则不妥。“潮剧音乐”作为一种从母体中产生出来的音乐,只能说与母体的“潮州音乐”有着血缘关系,但作为子体的“潮剧音乐”决不会“言语”、“形象”、“动态”均与母体一个样,这子母之别就在下面几方面表现出来:

  ①演绎地点不同。潮州音乐的演出、演奏活动地点在民间的“闲间”“乐社”“乐馆”“家居”,多数为业余组织自娱自乐,或儒家或俗乐,一般均不以经营为手段,故历史上习惯称它们为“棚下乐”。而“潮剧音乐”其演出地点是在戏台上,一般均为专业与半专业性的,并以经营谋生为重要手段,故习惯称为“棚顶乐”。
  ②潮州音乐是一种既自娱又娱人的演奏,参加者抛却了一切的愁绪,传神、移性、自然自得,潜心演绎,以演奏规范而言,均有始有终,有头有尾,完完整整。而“潮剧音乐”它不得不在功利的驱使下,去完成自己的演奏。它主要以伴奏为己任,或作引子、过门、间奏或渲染气氛,抒写场景,一切都紧紧围绕着剧情,为剧情服务,故此,演奏的起、止无定,它可半途终止或转入唱腔起介,一切看剧情而定,听鼓师鼓点,看鼓师的槌法、手势而奏,没有严格的完整性,就是一首完整的《柳青娘》乐曲,也可切为一段、半截使用之。
  ③“潮州音乐”是一种纯器乐的演奏,一般而言,在演奏是从不会在乐曲中加入几声唱词伴之。而“潮剧音乐”则是歌、舞、剧三者综合为一体的“戏曲”,其器乐与声乐合为一体,并以声乐(唱腔)为主,器乐演奏为副,故此,潮剧艺人称潮剧音乐的“调”,不称什么“调”,而称什么“曲”。如“轻六曲”“重六曲”“活五曲”等。

  我们把“潮州音乐”与“潮剧音乐”作为一个家庭来看,父母生出来的孩子,有着父母的本质,但孩子不一定要继承父母的衣钵,父母是耕田的,孩子是科学家,当了科学家当然要从科学这门学问去发展,道理应该是一样的。

  12、“潮州唢呐大锣鼓”和“潮阳笛套大锣鼓”有何区别?

  这两类型的大锣鼓其最大区别,也就是一眼就能发现的区别 。就是主奏乐器应用不同,潮州大锣鼓的主奏乐器打击乐铜属类乐器用深波,管弦乐领奏乐器用唢呐;潮阳笛套大锣鼓主奏乐器打击乐铜属类乐器用苏锣,管弦乐领奏用大笛,这是其一。

  其二,源流不同。潮州大锣鼓来源始正字戏、白字戏。清咸丰年间分别由潮人欧细奴和饶平人袋仔(别名)把戏剧锣鼓移植到潮州鼓乐而形成;潮阳笛套大锣鼓却渊源于宫廷古乐,其历史上溯到宋代,因战乱、封赐、衣锦荣归,带来宫廷礼乐,流传至今。

  其三,鼓套曲目不同。潮州大锣鼓的锣鼓套路分“牌子套”和“长行套”二类,最有代表性的“牌子套”就是《追舟》、《抛鱼》、《樊梨花》、《三关》、《铜旗》等“十八大套”;潮阳笛套以笛套古乐为主体,加入锣鼓乐,锣鼓段一般均钳入乐中,很少有像潮州大锣鼓一样的单独锣鼓乐段,如《四大景》、《闹元宵》、《柳摇全》均属此类。

  其四,结构不同。潮州大锣鼓的结构是属套曲中的“散套”。谓之“散套”是指其所联接的曲牌是有一定程度的灵活性的套曲。其编排的次序在规定的情况下可作灵活性的增删。而潮阳的笛套大锣鼓则属套曲中的“正套”。谓“正套”就是其所联接的曲牌和乐曲结构固定,其曲牌也不能随意增减,或改变及另编程序。这是结构不同之一。结构不同之二者是潮州大锣鼓属“标题性套曲”,以情节的发展为其主要脉络;而笛套锣鼓则属“非标题性结构”,虽然乐段中套入的曲牌各有名称,但没有以情节的发展作为主线,而是以旋律及乐调间有机联系进行套入,不受情节约束,而受制于主题旋律。不同之三者:潮州大锣鼓属“有独立锣鼓段”的套曲,并以锣鼓表现情节,以锣鼓作为过门,以锣鼓作为伴奏,在乐曲进行中常常出现“一段锣鼓一段曲”。而潮阳笛套大锣鼓则属“无独立锣鼓段”的套曲。这种套曲,在乐曲的音调逻辑关系和调性布局方面,情况要复杂些,常以一曲为主体,前面加散板,中问、后面加几个风格及音调上相近的曲牌,组成套曲。

  这就是其不同之处。

  13、潮州庙堂乐的“禅和板”和“香花板”有何区别?

  谓“禅和”者即为“禅宗和尚”的简称,代指我国南路佛教。过去潮汕人称“禅河板”,那是因为“河”与“和”谐音之误,实应予以更正。“禅和板”潮人也称“省城板”,其因是该板是由广州人氏罗浮山僧人密因和尚(法号)于清光绪年问(有人认为是乾隆年问)带来潮州开元寺的,演唱用广州话,因而既称“省城板”也称“开元板”。《潮州开元寺志》载:“据开元寺耆老相传,谓此板系清乾隆丙辰(1736年)惠潮嘉道宪庞屿延罗浮山华首台密因和尚来潮中兴开元寺所传来者”,又载“密祖系传曹洞宗三十一世,华首分派第四世,‘禅和板’即曹洞宗首派所传之特有佛乐也。”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清朝咸丰年间,有绅士李谨人、辜笠舸等人,与开元住持释可兴和尚组织潮州俗家“念佛社”,聘请开元寺僧人释可声与社友邱家祥共同创立了“禅和板”。以上两种说法,应合而为一:即密因和尚传来了“禅和板”,邱家祥从开元寺向可声大师学来,传给了念佛社,因而也称“开元板”。

  “禅和板”的曲调旋律清幽、柔和、雅肃,情感稳重,节奏徐缓,与佛堂气氛极为契合。现存的“禅和板”曲目有:忏头、忏尾、禅定、流水、思亲、探亲、拜愿、南词、大悲偈、药师偈、柳含荫、大三宝、省城偈、自性偈、本地腔、建宁腔、宝山偈、真如偈、献食偈、新花调、弥罗诰、承师善利、香纔热、挂金索、火烧模、渔家乐、十送等27个。

  而“香花板”则是用潮州方言颂唱,故又名“本地板”,盛行于潮州各地,与闽南一带佛曲、板腔调同一体系。

  “香花板”是一种节奏活泼、紧凑、气氛热烈、情绪昂扬的乐曲,其旋律具有跳跃性,加上在法器的应用上,运用经鼓,故显得更加欢快、热烈。正因此,潮州庙乐界中人有:“静宜禅和,动宜香花”之说。

  “香花板”的曲目有:刀兵偈、道场偈、孔雀偈、江儿水、水晶歌、大归命、珍珠里、十报恩、五方结界、朝里、上楼、送佛和五字反七字等12首。

  总言之,其区别为:①渊源不同;②语腔不同;③曲调不同;④情绪不同;⑤曲目不同。

  但在演唱曲调归类上,归属基本相同。大致可归三类:

  ①佛赞类——赞颂佛祖。其曲调优美,节奏徐缓,情绪庄严。
  ②佛曲、忏板、经卷类——劝世行善,宣扬佛理。其曲调深沉、悲切、富于叙事。
  ③偈类——佛家习用的“咒语”。曲调活泼、明快,旋律短小精炼。

  而在法器的使用上,基本也相同,均使用“八宝”法器。这“八宝”即:经鼓、吊钟、木鱼、丹钟、音磬、鼓脚钹、清磬和引铃。

  14、“汉乐”称谓的由来?

  “汉乐”原为外江曲。昔时曾称它为“国乐”、“中州原音”、“儒家乐”和“客家音乐”。1927年,大埔人钱热储先生认为“外江戏”是源于湖北汉阳的一个剧种。他在民国22年(1933年)出版的《汉剧提纲》称:“何谓汉剧?即我潮梅人所称外江戏也。外江戏何以称汉剧?因此种戏剧创于汉口故也。”但在分析汉剧形成的经过之后又说:“唯在赣之南,岭之东,及闽之西部者,皆本其原音,不加增易,故特标其名日外江。”对于钱先生的这一结论,前人清朝嘉应州人李宁圃也有《程江竹枝词》同此见解云:“江上箫箫暮雨时,家家篷底理衰丝;怪他楚词兼潮调,半唱销魂绝妙词。”近人据此,就认定广东汉乐与湖北汉乐同源同宗了。另一外在因素是当时钱先生提出此论时,恰好是民族战争时期,举国上下一片振奋民族精神之声,钱先生此举正合时宜,故此得到社会的广泛认同,才生成今天“汉乐”这一称谓。

  15、“广东汉乐”与“湖北汉乐”是否同源同宗?

  非也!两乐相去远矣!广东的外江音乐并非来自湖北的汉阳,更非与湖北的汉乐同宗同源。它是安徽、湖南、江西等地方戏剧与北方西皮调结合而成的皮黄戏音乐。“外江”的含义就是“外省、外地流入本省的东西,即非本土生本土长之乐。”讲得更具体一点,外江的“外”字,可解释为“外来”,“江”字即指浙江、江苏、淮河流域一带。

  此事直到1957年广东汉剧团赴湖北演出和1960年汉剧团到合肥演出,与该地剧种互相探讨、研究、对照才得到证实,确认广东汉乐与湖北汉乐并非同宗同源。故1962年,广东省举办首届“羊城音乐花会”,与会领导及有关专家才将本乐种正式定名为“广东汉乐”,以区别于湖北之汉乐。

  其实,对此不必大惊小怪。我们中国不少民间音乐乐种的称谓、历史至今未能弄清的也不为少数。就说广东音乐吧,《中国音乐词典》及中国著名音乐理论家李凌先生,就说它“源于粤剧牌子曲”,而《中国大百科全书》则说它是“硬软弓时期的产物”;汪毓和先生著的《中国近代音乐史》,却说它“源于广东民间小调”;冯少佳、黄家齐二位先生则说它是“源于粤、中、外三体音乐的共融体”。执是执非,唯见实证。广东汉乐也是经与异地同名乐种相互印证,才予确认的。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0号  邮 编:510635  电 话:(020)38486835、38486299 传真:(020)020-3848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