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 优仕音乐网 
首 页|音乐评论|名曲名家|联系方式|协会机构|协会动态|音乐考级|视频列表|音频列表|艺术中心
 
 首页»»音乐评论 » 岭南音乐名家系列访谈之四
 
岭南音乐名家系列访谈之四
发布时间:2012-04-04

  艺海无涯人有涯

  ——访甘尚时教授

  王:甘教授,您作为一位名冠四海,誉满六合的 “岭南名宿”,是如何同广东音乐结下不解之缘的?

  甘:我最初学的是小提琴,那是受我国著名的小提琴演奏家马思聪的影响。后来改学广东音乐的主奏乐器高胡。因为我本人出身于广东信宜,从小深受广东音乐特别是一代高胡大师吕文成高超琴艺的影响,使我为广东音乐所具有的独特魅力所痴迷。加之有小提琴的技术功底,学高胡演奏就比较容易一些。

  王:您少年得志,在艺术上可谓是一路凯歌。我知道您是“好汉不提当年勇”,但作为 个人的一种经历,回味一下,对于后辈也是一种激励。

  甘:我十几岁就进入广州青年文工团,1953年并担任华南歌舞团高胡首席。1957年,我有幸作为中国青年艺术团成员,赴前苏联参加第六届世界青年和平友谊联欢节。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红线女演唱的《卖荔枝》在此次联欢会获金奖。而她的演唱正是我高胡伴奏的。我领奏的广东音乐《汉宫秋月》、《旱天雷》等曲目毕后,观众热烈的掌声如潮水般涌来。不少观众要求签名留念。当时,正值克里姆林宫首次开放,特邀世界各国有成就的艺术家到宫里演出,我有幸也在被邀之列。联欢会结束以后,我又参加了巡回演出团,到前苏联各大城市进行巡回演出,在鄂米斯克州演出时,我被该州授予鄂米斯克州艺术家的荣誉奖状。

  王:您曾三次给毛主席演奏,其中两次鲜为人知,要是别人,也许会当作一种资本加以 标榜,但您一直保持低调。请您回忆一下三次演奏的情况。

  甘:第一次是1956年在中南海的怀仁堂。当时本来是为了审查出国节目,搞了一次全国专业节目调演。没有想到我们广东音乐的节目会被选中,更没想到毛主席和周总理等中央首长观看我们的节目。第二次是上世纪60年代初,毛主席视察广东,我为毛主席及其中央首长还有广东处级以上的领导干部作了专场演出。当时的情景令人记忆犹新:当舞台帷幕一拉开,台下先是黑朦朦的一片,随后灯光渐亮,先看到着服一致的首长们,接着突然看到毛主席从人群两旁之间的通道走向前排座位。他当时穿的是一件灰色大衣。第三次是毛主席南巡广州,就在广东军区所在地的一个会客大厅,毛主席坐在一个沙发上,我为他演奏。当时参加演奏的人少,听众也限于少数首长。

  王:您后来曾多次到国外以及港澳地区进行访问和比赛演出,蜚声海内外,为中国民族音乐赢得了荣誉。您现虽年逾古稀,仍宝刀不老,尤其是去年4月和国内几位著名的老艺术家在香港联袂演出,给香港观众留下了难忘印象。

  甘:那次受香港康乐暨文化事务署之邀在香港大会堂音乐厅举行题为“艺海长青-国乐名宿珍品”的演出,是我们国内四个老艺术家的一次成功的组合。除我之外还有享有“魔笛”之称的中国一代笛子宗师、现上海音乐学院终身荣誉教授陆春龄先生(83岁);著名琵琶演奏家、曾获中国音乐金钟奖终身荣誉勋章的中央音乐学院教授林石城先生(82岁);享有潮州筝艺大师之称的林毛根先生(75岁)。我是四个人中最小的。为了弘扬民族音乐,我们演奏的曲目都是国乐经典,香港观众特别喜欢,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

  王:据我对您的了解,对广东音乐,您不仅仅限于一种兴趣,更重要的是对这种音乐艺术的命运怀有一份承诺。尤其是在广东音乐需要传承与发展时,您能以主人公的姿态去加以担当,而不是把自己放在“局外人”的角度去旁观。您后来离开了歌舞剧团,调入音乐院校,这个转折过程是怎样实现的?

  甘:上世纪60年代初,组织上为了弘扬广东音乐,使之后继有人,把我由华南歌舞剧团调入广州音专。(星海音乐学院的前身)自此后,我除了参加一些大型的演奏活动外,主要任务是 教学,兼而搞点创作和研究。我知道,在高校教学,没有一定的音乐文化基础是难以立足的。为了适应高校教学的需要,我不得不发奋刻苦学习。我对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包括文学、诗词、音乐等都有所偏好,总像海绵吸水一样慢慢的学习,不懂就问。

  王:您最先是以高胡演奏而出名的。您的演奏风格既有中国文人音乐的那种淡雅、高洁、幽远、含蓄之美,亦有独特的自由个性。著名音乐美学家罗小平教授曾撰文评价您的演出风格是“浑然天成,浓淡相谊”。您是怎样把握广东音乐演奏风格的?

  甘:演奏广东音乐不象演奏西方音乐那样,需要根据一套规整的技术、统一的要求,通过一个庞大的乐队来演奏,个人在这种演奏中仅仅是一个被预先设计好的音乐零件。广东音乐则不同,其演奏规模小,个人在演奏中可以自由自在地发挥,其随意性、自适性很强。它强调双手灵巧、自然、轻松、利落,注意细微的滑音、装饰音,在乐曲旋律中充满弹性。高胡演奏重要的是音色。音色问题,主要是一个感情问题,音随情出,情随意牵,广东音乐演奏就是以声传情,以声动心,以情育人。演奏曲调要扣人心弦,演奏主旋律要引人入胜,曲终时使人感到余音绕耳、不绝如缕。演奏风格必须融入感情,否则,即便你有再高的演奏技巧,也不能扣人心弦。

  王:您非常推崇“乐以象”的音乐理念,根据我的理解,就是把时间艺术空间化,即通过音乐的表现力,让人们激发空间化的联想。您在演奏时如何做到这一点呢?

  甘:无论是音乐创作、表演和欣赏,都存在你说的时间艺术空间化问题。就音乐的模仿功能而言,似乎比较容易理解,譬如,我用高胡可以模拟鸟鸣、虫叫、马踢声,这种模拟能容易使欣赏者产生空间化的感觉。但要是通过音乐演奏来绘描出清新的碧野、浩瀚的大海、柔美的月光、恶劣的气候或更复杂的事物,并把这些事物同人的感觉与复杂的心理活动对应起来,即同表现人的理想追求、快乐幸福、好恶、爱恨、嫉妒等对应起来,则对演奏者来说是比较难些。要做到这一点,除了在表演中娴熟的技巧外,情感的投入也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艺术最终是表达情感的,要表达情感而自己则不投入情感,其表现力肯定不强。

  王:您认为,使用新的演奏技法会不会改变广东音乐的地方特色呢?

  甘:不会的,因为广东音乐本身就是发展粤剧中的小曲和吸收其它民歌的优点不断变革而成,新的技法是在保留传统技法的基础上吸收其它乐曲的优点发展过来的。新的演奏技法完全不会使广东音乐失色,而且在广东音乐的演奏艺术上增添新的内容,进一步焕发传统演奏技法的青春。

  王:这里还涉及一个理论问题,即在音乐表演中怎样处理技术和艺术的关系问题。在我看来,单纯的技术是非人性化的,只有把技术与艺术结合起来,才能使演奏具有人性化。您在演奏中是如何突出这一人性化的?

  甘:我理解的人性化,就是要达到知、情、意的统一;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自我关系的和谐,我的音乐演奏就是要力求表现这种统一与和谐。

  王:我在欣赏您的演奏时,觉得有三日绕梁之感,好像在音乐之外有什么迷人东西,但又捉摸不透。

  甘:中国艺术讲的就是一个“韵”字,“韵”也是中国音乐艺术的生命所在。无“韵”便无艺术可言。正如明代陆时雍所说“物色在于点染,意态在于转折,情事在于犹夷,风致在于绰约,语气在于吞吐,体制在于游行,此则韵之所由生也”。这段话尽管讲的是绘画,但也适合音乐。不论是中国画还是中国音乐,都有韵致,都体现了宇宙生生不息的律动。画的韵致是画外有音,音乐的韵致是乐外有画。我一辈子就在追求这种东西。

  王:您不仅是著名的高胡演奏家,也是有一定影响的广东音乐作曲家。特别是获奖的《珠江月》、《花蝶间》、《轻舟荡月》、《湖光春晓》等作品,已成为广东音乐的经典之作。令人不解的是,一个搞演奏的,又没有经过作曲技术理论的系统训练,何以能创作出堪称“经典”的名作?

  甘:我并非无私自通。调入学校后,我广结师缘,抓住一切可能的的机会,以虚心好学的态度问学于专家。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著名的作曲家、音乐教育家陆仲任先生。我的作曲理论是从他那里学来的,他教育有方,使我能在比较短的时间内,系统掌握作曲与作曲技术理论。

  王:您认为搞广东音乐的创作,最重要的应注意什么?您创作的美学理念是什么?

  甘:首先,要掌握创作的基本技法。一个人的创作悟性固然重要,但如果缺乏基本的技巧,不按照创作的规律办,这种悟性就发挥不了作用。其次,音乐语言以什么形式表达?如何表达?要以老百姓喜欢为标志。第三,要创作广东音乐,必须有地方特色,这种地方特色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与广东话结合。例如:从声调上,广东话的声调有9个,而客家话只有7个,普通话则更少,只有4个。如果在创作时不注意广东音乐声调上的特点,就创作不了广东音乐。最后,从音乐创作的审美理念上要“中庸”。

  王:您一辈子的大部分时间是在从事音乐教育,既是德艺双馨的音乐艺术家,也是德高望重的高胡音乐教育家。我之所以突出一个“德”字,是因为您把它融入到您的整个艺术生涯。
首先,作为音乐艺术家,您是怎样认识和处理艺与德的关系的?

  甘:中国古人很重视艺与德的关系。真正的艺术家对艺术的追求和对道德的追求是一致的。在我的艺术生涯中,我遵循以德立乐的原则,从德和乐的结合中去挖掘创作和演奏的灵感,如果说在艺术上我尚有一点成就感的话,那是因为我能把艺术看作是我的一种道德实践。

  王:您作为一名成功的音乐教育家,在您40余年的教育生涯中,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优秀的高胡演奏和教学人才,真可谓“桃李满天下”。您的教育理念是什么?

  甘:我认为乐教的首要理念是道德情感教育。在乐教中道德情感教育是最难的,它不仅需要教育者通过自己的演奏示范表达一种情感内容,更需要教育者本身在实践中率先垂范。其次,乐教要授之以渔,而不是授之以鱼,要寓方法和智慧于乐教之中。不仅要让学生“知”,更要让学生“悟”。最后,要培养学生的一种生命意识,使学生热爱和珍惜人的生命和大自然的生命。

  王:您对目前岭南音乐特别是广东音乐教育的状况持何看法?

  甘:从总体上是乐观的,但的确存在许多问题即功利化、技术化倾向较浓,而道德化、人性化、生命意识的教育较差。在乐教中,民族化的东西越来越少,西方化的东西越来越多,这很不好。如果长此以往,在哪里去找中国特色,在哪里去找岭南特色和广东特色?另外,我最担心的是广东音乐教育人才流失现象严重,面临着粤乐乐种后继乏人的问题,我建议政府和社会来共同关注这个问题。

  王:我最近在一家音乐刊物上了解到,您荣幸获得2004年中国民族管弦乐会授于“民族艺术终身贡献奖”。在全国获奖的45位前辈音乐家中,您是我们广东省唯一享有此殊荣的音乐艺术家,这既是您的光荣,也是我们学院和广东音乐界的光荣,向您表示由衷地祝贺。对此殊荣,您想说点什么?

  甘:艺术无涯人有涯,荣誉毕竟属于过去,我们这一代也将成为过去时。只是期待后生超越我们,并使广东音乐薪火相传。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0号  邮 编:510635  电 话:(020)38486835、38486299 传真:(020)020-38486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