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音乐家协会 | 优仕音乐网 
首 页|音乐评论|名曲名家|联系方式|协会机构|协会动态|音乐考级|视频列表|音频列表|艺术中心
 
 首页»»音乐评论 » 当代文艺动态2008年第5辑
 
当代文艺动态2008年第5辑
发布时间:2012-04-04

柏杨:像鲁迅般“刻薄”的世俗知识分子 

 

好友南方朔:晚年的柏杨与世无争

  

  1960、1970年代台湾戒严时期,一些人以被迫害者英雄的形象存在,柏杨就是其中代表之一。在一个政治压迫的年代,总会出现这样的所谓英雄。柏杨把对迫害者的反抗转移到普遍的中国文化、中国人身上,所以他写出了《丑陋的中国人》。他想当然地认为,自己遭受的不公来自更深层次的文化、历史根源。其实那个年代,对中国文化包括中国人反感的人非常多。在任何高压年代,大家喜欢从文化中找理由,大家都特别能得到共鸣,这也是某种程度上柏杨这些年来在大陆依然很受欢迎的原因。但另外一方面,柏杨改写的历史书一塌糊涂,事实上,他改写历史也是来源于自己被迫害者角色的定位。

  我和柏杨是好朋友,他的书都会送给我。晚年的柏杨其实非常和善,表现得像个人物,也与世无争。我们在一起不太可能谈许多很深的东西,聊历史、过去更多些。因为我们还是有许多不同的观点,我们不太希望有争论。这几年很少去他家了,他这些年也过得不错,所以在我看来他是那个年代被迫害者中比较幸运的一位,许多那个年代反抗传统、反抗国民党统治的被迫害者都消失在历史中,没有人记住他们,但柏杨活了下来且生活得不错。他的幸运得益于台湾著名物理学家孙观汉,他在很多方面都保护着柏杨。柏杨已经是过去年代的文化图腾、记忆的标杆,在一段时期大家都要到他那里拜码头。

  

  台湾中正大学历史系教授孙隆基:柏杨抓住了鲁迅的“刻薄

  

  当年我在台大读书的时候就看到过他。那时柏杨反对国民党专制的文章充满着嬉笑怒骂,我把它们称之为“游戏文章”,挖苦有余但深度不够。但这也是那个年代的特点,很严肃的东西大家都不能谈。

  柏杨包括李敖,他们批判中国传统文化从学理上讲更多是哗众取宠、耸人听闻,没有深度,这是无法和殷海光等比的。柏杨抓住了鲁迅的一点东西,特别是鲁迅刻薄的一面,但他缺少鲁迅的深度。另一方面,鲁迅的批判情绪来自传统中国社会,但到了柏杨的1960年代,这些历史背景都没有了,只好用谩骂的方式。柏杨的反抗更多来自对戒严时期生活的苦闷,来自年长者占据社会资源,年轻人无法出头的不满。

  

  北京大学教授钱理群:柏杨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

  

  前几年参加《丑陋的中国人》研讨会的时候,我在会上有一个发言。我说,柏杨先生写的《丑陋的中国人》和《中国人史纲》,某种程度上就是鲁迅想写的“中国人史”。从这个角度讲,柏杨是对五四精神的继承。他和鲁迅都坚持对中国国民弱点的批判,坚持对中国传统文化弱点的批判,也坚持自我反省。柏杨的与鲁迅相比,弱点在于深度不够。他的夫人后来把我这句话带给了柏杨,柏杨后来就写了信对我表示感谢。

  对大陆知识界来说,柏杨的影响主要在1980年代思想大解放的年代。柏杨批判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和国民党在台湾的统治,在这种情况下,柏杨的作品和思想在大陆这边很有市场。

  北京大学教授、《柏杨全集》主编陈晓明:他就是一个世俗化的知识分子

  柏杨一直是在做着极其艰难困苦的反思工作。柏杨的文化批判也就是世俗批判,他生活于民间,既不在大学任教,也不供职于政府公务系统。他是一个自由写作者,一个卖文为生的人。柏杨其实是一个十分另类的知识分子,始终是站立在世俗社会的立场上来发言。柏杨对世俗文化展开最有力的批判在于,他用“酱缸”这一象征意象去概括中国文化的内涵本性。这个比喻十分奇特,也具有民间文化的特色。他直接而尖锐,彻底而击中要害,全面而痛快淋漓。可以说,反传统话语在柏杨这里达到顶峰。

  柏杨的杂文还始终流宕着一股为底层平民伸张正义的激情,对社会任何不平等的现象,柏杨都给予关注,并毫不留情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也是柏杨的杂文极富号召力所在,他为所有受损害的弱者叫屈,为底层被蹂躏者鸣冤,这使得他的作品成为平民百姓最好的精神抚慰。

  

  梁文道:柏杨功不可没的是启蒙

  

  其实我读柏杨的书挺早的,我在台湾读小学时就看过了他的书,当然看不懂。中学时再读,他的文字非常锋利。1980年代“解严”前,他的《丑陋的中国人》和龙应台的《野火集》是给青年人影响最大的书。我们在台湾接受的教育是典型的“忠党爱国”,柏杨从深处挖掘中国和中国文化的局限性,但是单纯考虑民族性是有局限的。他的书像一针清醒针一样,但我们需要冷静对待民族主义,民族性不断有作家提出,它有很大局限性,民族性是特殊年代我们对西方侵略的反应,但柏杨他们直接搬到当下,跳跃太快了。柏杨功不可没的地方就是启蒙,继承了五四精神,尽管方法论有问题。

  他的史书是文学家著史,个人化东西太多,关注阴谋和权术,这是柏杨和其他著史文学家的局限性。采访早报记者石剑峰

                                                 来源:东方早报 作者:石剑峰

外国名著搬上京昆舞台

 

新编京剧《圣母院》和2008版昆剧《血手记》“五一”假期后将相继在逸夫舞台首演。上海京昆艺术中心总裁孙重亮昨天表示,他们将加大外国名著改编力度,旨在更好地争取青年观众,并加快文化“走出去”的步伐。

  京剧大师梅兰芳生前曾建议言慧珠饰演维克多·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埃斯米拉达,新编京剧《圣母院》就是由青年编剧冯钢根据这一世界名著改编的。执导该剧的是有“京剧改革家”美誉的石玉昆,由他导演的京剧《骆驼祥子》《宰相刘罗锅》等享誉全国。新编京剧将故事背景置于古代中国,努力以京剧的形式来包装雨果的“魂”,以京剧化的艺术手段来表现小说具有普世价值的故事内核。史依弘将领衔主演命运曲折坎坷的女主角艾丽雅,其他主演还有董洪松、范永亮、金喜全、严庆谷、张达发。

  昆剧《血手记》根据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麦克白》改编。该剧初创于1987年,由黄佐临任艺术指导,郑拾风编剧,李家耀导演,计镇华、张静娴主演,在海外出访广受赞誉。2008版在老版基础上重排,由老艺术家计镇华、方洋、张静娴任艺术指导,沈斌执导,旨在推出青年尖子人才吴双,力争将其打造成全国昆剧净行的领军人物。戏里,吴双将充分发挥昆曲细腻的表演风格,通过丰富的戏曲手法刻画主人公马佩的复杂心理。余彬则加盟饰演剧中女主角铁氏。上海昆剧团团长郭宇笑称,两出京昆新戏的同时面世不仅给了年轻人更多的机遇和平台,也进一步加强了东西方戏剧交流,为中国唱好上海的戏,为世界唱好中国的戏。

  

                                              来源:《解放日报》作者:端木复

 

 

文学推动影视繁荣

    

  今年伊始,根据杨金远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集结号》就以所向披靡之势,赚足了2.6亿票房,创下了国内电影票房史亚军的佳绩,同时赢得了观众的好口碑;此前不久,根据“2007年当代文学奖”获奖小说改编的同名电影《我叫刘跃进》,也以其小成本和高票房,成为2007年末杀出的一匹黑马——优秀的文学作品对影视创作的推动竟然如此巨大。

  近年来,根据文学作品改编的影视剧频频与观众见面,并广受欢迎,《暗算》、《亮剑》、《历史的天空》……无不掀起一轮又一轮的收视热潮。对于文学与影视的结合,电影《我叫刘跃进》在其宣传攻势中作了一个漂亮注脚——它是一部“运用文学手段震撼观众心灵”的电影,是一部真正的“作家电影”。

  关于“作家电影”,作家刘震云表示,就是要关注当下生活,要有深邃的洞察力和卓越的表现力。评论家李敬泽认为,就目前影视剧创作原创力还比较薄弱的情况而言,优秀的文学作品无疑为影视剧创作提供了一个宝贵的资源库。“对于影视剧,文学作品可以提供一个丰富的母体,一片沃土。沃土上结出的果实肯定是盆花的果实无法相比的。”曾有《来来往往》、《生活秀》等小说被改编为影视剧的作家池莉说,“母体中人物已经鲜活,文化背景以及历史脉络也已经清晰。”

  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哪些能被改编成优秀的影视剧,完成从平面阅读到立体审美的转换?评论家王干指出:“并非优秀的文学作品都能改编成好的影视作品”,由于表现形式和艺术志向的区别,优秀文学作品的某些特质在影视剧改编过程中并不那么重要。电视剧《空镜子》、《女人心事》的编剧万方指出:“生动的故事情节、鲜活的人物形象才是影视作品吸引眼球的重要因素。相对于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影视剧的改编要做的是尽量通俗化,用更丰富的事件和人物对话将故事展开。”

  对于一部分改编自文学作品的影视剧而言,其影响力可能远远超过了作为剧本基础的文学作品。如许多观众是在观看了《集结号》、《亮剑》等影视剧后,转向书店寻找小说。“改编后的影视作品与原著在艺术感染力和影响力上不一定具有对等性,成功的改编是对文学作品的提升”,王干说:“只有充分尊重文学作品的思想艺术内涵和影视的内部规律,改编的作品才能兼具文学与影视的双重审美特征。”

  与此同时,文学作为语言的艺术,具有其独立性。李敬泽认为:“文学不应仅仅作为影视的脚本而存在,文学能为影视提供的,不仅是一个故事内核,更重要的是独特的艺术视角和对历史的理解方式。”万方也指出:“好的文学作品集中了作者对人生的感悟,为影视作品增添了精神内涵,对人的生存状况也给予了更多的关注。”

  随着日益增多的文学作品被改编为影视剧,一些作家在创作过程中也越发受到影视剧创作的影响。刘震云说:“如果说电影对我写小说有影响,这是一种特别好的影响。如果能把镜头语言引进小说中来,那小说会有简洁之美,会有画面感。”

  万方也指出,影视剧本创作中对人物语言的把握,能为小说创作中的语言写作带来好的影响。但她同时意识到,对这种来自影视的影响,作家也应该用一种警醒的态度来对待,“影视剧创作会更多地受到来自市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对文学创作来说是不利的,文学作品应该从作家个人的主观感受出发。”

  

                                               来源:《人民日报》作者:刘阳

 

 

关于中国当代艺术中几种新倾向的思考

 

  2007年艺术批评家年会主题“当代艺术意义再讨论”到今年初当代艺术文献展研讨会主题“如何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评判标准”,联系上下文,无论性别年龄,似乎艺术界和批评界对中国当代艺术的现状与发展趋势都在“雾里看花”,难以从整体上对其进行描述,更谈不上判断,于是学界急切地希望厘清一些线索。批评家们为此所作的贡献值得尊重和肯定,然而各种会议的召开和活动的频繁举办却也难以把握中国当代艺术诸问题,解决之道当然也就只能纸上谈兵。

 

一、

 

  论及中国当代艺术在今天的发展,最年轻一代艺术家的创作或许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在,每个周末都有无数的“新锐”展在各大画廊和美术馆开幕。但情况或许也并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令人振奋。一方面原因是中国当代艺术近三十年历史并未给新艺术的发展提供一种良性的思路,青年艺术家的创作依然笼罩在上一辈艺术家“后文革”图像范式的阴影中。另一方面原因是创作观念的简单化,例如像“卡通一代”、“图像转向”这样的创作相对于传统的现实主义艺术而言,不过是在表现对象上有变化,但本质上依然未能摆脱“反映论”的尴尬,更没能形成新的创作观念和方法。或许这样的要求实在太高,无法简单地通过一代人的创作来解决。无论如何,在年轻艺术家的创作中,也有一些新的倾向是值得注意的。譬如,对个人体验的再现。在很多青年艺术家的作品中,对自己成长经验的碎片化描绘是具有共性的一种倾向。而且,与政治波普等潮流相比较,它还通常被描述为一种具有代际差别的特征。这些作品的画面氛围大多显得相对阴郁和自闭,在具体处理方式上与艳俗艺术、玩世艺术明亮、鲜艳的视觉效果大相径庭。在画面结构上,缺少英雄主义的布局,很难找到眼下流行艺术图像中的大脸,转而呈现为片断化的非联系性组合。这些画面却有悖于常人所持有的“独生子女优越论”,该论点认为这一代人无疑都是在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状况下长大的。然而,事实上,这些作品画面给人的感受恰恰与上述论点相悖。造成这种误解的原因可能来源于年龄、社会环境和实际成长经验的差别,这使得两代人之间充满了对彼此的“想象”。如同年轻一代难于理解政治生活在前辈艺术家创作中必要性一样,前辈艺术家也无法对“孤独成长”这一事实感同身受。无论是从集体政治生活转向个人成长体验,还是从鲜艳色彩、宏大构图到灰色阴暗、片断化处理的转变,都在说明这一代人创作的与众不同。而且,从宏观层面上看,从“外拓”到“内省”的变化也符合现代人在居住城市的不断扩张、人生轨迹不断程式化和单一化的当下语境中重寻、解放个体自我的生存理想。

 

二、

 

  “审美现代性”进入艺术批评家的视野,并引起广泛讨论也是这几年中国当代艺术中的热点之一,与之相对应,“为艺术而艺术”的创作理念也重新回到部分艺术家的创作中。就近段时间的实践看来,至少就有北京“一月当代”画廊主办的“中国抽象艺术研讨会”,今日美术馆关于抽象艺术的展览和学术会议,殷双喜、李旭、高名潞等批评家和策展人策划的多个抽象艺术展。在理论上,浙江大学沈语冰教授在其专著《20世纪艺术批评》中谈到了波德莱尔(Charles Baudelaire)、审美现代性以及中国审美现代性缺席等问题;匹兹堡大学高名潞教授在多本专著中论及中国“整一的现代性”、“极多主义”。因此,“审美现代性”和“抽象艺术”成为当前艺术创作和理论的一个新焦点。从民国时期开始,一直延续到今天。这如同一根隐性的线索,伴随着中国整个二十世纪和新世纪初叶的历程。李泽厚“启蒙与救亡”的矛盾、1980年代刘骁纯 “重建中国精英文化”的呼声,一直到目前“审美现代性”问题的讨论,形成了一个连贯的脉络。或许这也是一个“85新潮美术运动”的未尽之业,尽管在作为“85新潮美术运动”的总结“89现代艺术大展”上,抽象类的绘画占据了展出作品总量的10%,但它却未能形成一种“为艺术而艺术”的力量,批评家们的关注焦点也更多的聚集在社会性的作品上,栗宪庭“重要的不是艺术”这一观点可为佐证。今天,关于审美现代性的讨论和抽象艺术的活跃成为中国当代艺术新的势态之一。但是,这一点,或许与西方艺术史的发展存在着巨大的错位现象,眼下在欧美已然学院化和商业化的抽象艺术在中国的语境中转变为一种非常具有当代实践意义的艺术——由于时空原因造成的这种移位现象我们也可以在易英的论述中看到,在其文集《学院的黄昏》一书中,他认为中国现代艺术家的自律是从1980年代中国艺术家对法国古典主义的学习中获得,而不是如西方艺术史中那样由批判现实主义来承担的。或许,正是抽象艺术这种疏离具体社会现实的象牙塔似的艺术,符合了建立中国审美现代性的想象。

 

三、

 

在抽象艺术的复兴中,有一点非常值得注意,就是“东方”作为一个标准进入到抽象艺术创作价值的核心。不仅如此,几乎在中国当代艺术的所有层面中,无论是作为图式的“东方”,还是作为思维方式的“东方”,都有勃兴的趋势。对于前者而言,譬如在高名潞提出的“极多主义”概念中,“都市禅”是居于核心地位的。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我们可以看到第50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造境”(因SARS取消)、“入境:中国美学——上海当代艺术馆文献展”、由多位批评家参与策划的“东方想象:2006年首届年展”、“2007中国当代艺术文献展主题展‘东方’”等展览活动都与此直接相关。事实上,从1993年威尼斯双年展“东方之路”开始,这种趋势就一直在当代艺术创作和批评中潜藏,前些年关于“中国牌”的争论也是这种现象的一种理论呈现,但最近两年,“东方”才在实践和理论的多层面形成为一种迅猛的趋势。一方面,这种趋势的出现是因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强度所决定的;另一方面,也是由于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在国际交流中,因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而更多地认同本土文化所致。对于艺术家和批评家而言,采取此视角的主要有如下两类。第一类是有西方留学或工作经历,他们更能容易在与西方文化的对比中认同“东方”文化,对于他们而言,这是他们对自我文化身份的认同,同时也是最容易把握的艺术策略;第二类是官方主流的艺术家和批评家,对于他们而言,“东方”是与新世纪中国崛起的文化政策直接相关的内核。与之相抗衡的是王南溟等批评家对“东方化”的批判。从2005年到2006年,十余位批评家就“民族主义”、“后殖民批评”等话题展开的论战是与该现象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的。对于倡导“东方”的“海归”人士而言,“东方”是他们实现自我身份的途径,对于“东方”的否定者而言,西方现代化是一种有效的批判性性力量。无论如何,当代艺术的创作都是立足于特定地域文化基础之上的,能否通过“东方”的思路创作出更好的作品并不在于使用多么“东方”的符号,而在于将“东方”的深层思维方式方法论化、当代化和视觉化。对于中国当代艺术而言,创造出日本“物派”(MONO-HA)这样的艺术并非那么容易。

 

作者:盛葳   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上海春季艺术沙龙闭幕

 

  2008上海春季艺术沙龙前天顺利闭幕。在一场突然降临的大雨中开幕的春季艺术沙龙,最后依然收获丰盛。据悉,直到最后一天闭幕前半小时,还有很多观众进入现场,希望能浏览一下艺术品,或者在最后的关头低价“淘宝”。但事实上,许多展位已空无一物,或者只有少量的画还挂在墙上。历时5天的春季艺术沙龙,近万件艺术品在1万平方米的展厅内集中呈现,各界观众近4万人次,最终成交量逾4000万元人民币。

  春季艺术沙龙总经理葛千涛认为,4000万这个数据并不准确,因为很多画廊不愿意透露自己具体的营业金额。但是他说自己看过了海关税单,比往年要高出很多。葛千涛表示,无论是现场气氛、观众人数还是最终成交量,今年的春季艺术沙龙都比去年好很多。

  一个如此规模的艺术品交易活动,总体成交量其实还比不上前段时间香港苏富比拍卖的刘晓东、张晓刚的一幅画,这是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春季艺术沙龙举办的5天内并没有出现几千万成交某件艺术品的爆炸性新闻,但是许多画廊的展出作品却销售一空。这跟整个春季艺术沙龙单幅作品的平均成交额基本控制在几十万元以内有关。叶永青、周春芽等大腕艺术家的作品基本都是几十万元成交,还有大量尚不知名艺术家的作品单幅成交价格从数万到数十万不等。这样的艺术品价格结构就决定了,这里不是投机资本和艺术市场操盘手们的乐园。

  今年春季艺术沙龙让人意外的地方在于,原先认为会比较火爆的80后艺术家作品成交量惨淡。虽然日本画廊带来的村上隆、奈良奈美智等艺术家的卡通题材作品几乎销售一空,同样画卡通漫画题材、被誉为找到了未来中国艺术图式的80后作品却少人问津。据业内人士分析,这些艺术家还太年轻,没有经历过残酷的艺术和市场的双重淘汰,购买他们的作品,收藏者会觉得没有把握。另外,他们的作品一般尺幅很大,虽然每尺单价不高,整件作品的价格却并不低。

亲临沙龙现场就会发现,前来观看艺术品并有兴趣购买的人群以中国人为主。在中国当代艺术市场火起来之后的几年中,这是很少见的。据统计,客户中中国人占95%以上,而且主要来自上海、江浙一带。有意思的是,由于春季艺术沙龙中有很多上海地区的画廊,所以很多客户并不急于现场交易,他们会先看中一些作品,以后再去画廊慢慢砍价。葛千涛说,上海和江浙一带的收藏者在投资方面十分理性。目前股票市场的疲软,让他们产生了许多联想,在作出投资决策的时候都很谨慎。但有一个值得关注的变化是,一批有海外留学和工作背景的精英人士,在多年观望之后开始涉足艺术品收藏领域。炒作和投机不是他们考虑的重点,这个具有西方中产阶级特征的人群,将会是艺术品收藏的新军。

  葛千涛表示,上海春季艺术沙龙以后会考虑办得更有针对性、更加“小众”。现在上海、北京、香港有那么多艺术博览会,大家都在守株待兔,进行惨烈的同质化竞争。现在的艺术博览会都在强调学术,这个学术到底是市场的学术还是艺术的学术?哪个学术更有效?这样下去对大家的发展都不好。他认为,在市场层面的逐渐细分和对艺术博览会行业的本体性思考中,这个行业可能也会出现一个拐点。为此,上海春季艺术沙龙明年开始会主动进行一些变革。

 

作者:马俊   来源:中国艺术新闻网

 

 

大型摄影艺术画册《中国》在英发行

 

  由中国青年出版总社出版的大型摄影艺术画册——《中国》的首发式14日在伦敦举行。

《中国》是一部将中国自然风光与历史文明完美结合的大型视觉艺术画册,汇集了中国20余位著名摄影家的238幅精彩作品,囊括了42处中国最具代表性的自然与人文景观,其中有28处世界遗产。书后索引还对所收录景观的历史、文化等内涵进行了清晰的讲述。该书为大8开精装典藏版,目前已订出近万册(仅法文版就已订购3150册),创造了同类画册在国际市场销售的最佳业绩,在业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

法国著名艺术出版社C&M总裁弗朗索瓦·瓦海斯盖尔表示,该书的编辑、设计、印制都在中国完成,这使他对中国出版业的发展充满了信心。他认为,中国制造的文化产品完全具备了参与国际市场竞争的能力。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王如君

 

 

 

广东省音乐家协会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地 址: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50号  邮 编:510635  电 话:(020)38486835、38486299 传真:(020)020-38486833